【本報訊】一闋《獅子山下》歌詞,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寄語香港人重回七十年代同舟共濟的歲月。社會學者認為歌詞的確可以喚起短暫凝聚民心效應,繼後就有賴施政者是否有德政配合。曾經導演電視劇《獅子山下》獲獎、現任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首席代表的張敏儀則認為「世界唔同咗」,和諧不等於onevoice(只有一種聲音);參與過《獅》劇的名導演張堅庭更直言,阿松的理念過時。 記者:蔡元貴
梁錦松的財政預算案結語引用膾炙人口的《獅子山下》歌詞,勸勉港人攜手再創繁榮,他昨日出席十八區活動時,笑稱這是他嘔心瀝血之作,希望電視可重播此劇的精釆片段。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說電視台、電台以至報章對梁錦松此舉作出正面的回響:「歌詞會喚起香港人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嘅精神,財爺識用小市民嘅角度同語言,好聰明,亦都好成功。」
鍾劍華說,如果這種精神能夠凝固積聚,則正如上海市前市長徐匡迪所言,不致民心散渙,但團結精神不可以建基於虛無縹緲的歌詞上,《獅子山下》只能帶來短暫效應,能否持續,有賴政府施政是否與社會脈搏一致。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張超雄也認為,歌詞將香港人勤懇奮鬥的精神帶出:「一定有一部分人受到觸動,從而願意同政府共度時艱,可惜預算案冇好好配合,睇唔到有任何回應失業人士嘅需要。」
當年執導《獅》劇《日出日落》勇奪伊朗青年導演節導演獎的張敏儀,昨日在東京接受越洋訪問時說,她知道《獅子山下》主題曲近年又紅起來,很多人唱,幾乎成為「香港之歌」。她說,《獅》劇的時代,社會充滿人情味:「我哋拍過好多廉租屋嘅故事,好有人情味,好希望《獅子山下》、《小時候》等溫馨劇嘅感覺會返嚟。」
記者問她有否感到香港今非昔比,「張大姐」則強調香港要「和而不同」:「雖然𠵱家人情味係淡咗,但係香港人居住環境改善,係無可否認嘅……世界唔同咗,我唔覺得香港人唔團結,睇邊個階層啦!社會上係好應該有不同聲音嘅,和諧唔等於onevoice,社會需要多元聲音。」
曾參與《獅子山下》幕前幕後演出的名導演張堅庭也表示,不覺得現時香港人失去互助互諒的精神,反而有條件擴闊私人空間,是一種進步,不可能走回頭路:「《獅子山下》嘅歌詞係小城市經濟下嘅情況,並唔適合現代大都會情懷,七十年代條件𠵱家已經落伍,梁錦松用呢首歌已經過時。政府要香港人團結,但係百花齊放唔好咩?社會需要有多元化、吵鬧嘅聲音,團結嚟做乜先?團結支持政府做錯?定係團結支持董建華?」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電影電視系系主任吳昊指出,《獅子山下》背後是香港經濟開始起飛,市民逐步脫離貧窮,但仍不見得富庶,各人都需要努力奮鬥,充滿向上的精神;現時的人都失去這種掙扎求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