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將於明日截止申請,初步申請情況顯示,傳統名校仍備受追捧,例如九龍華仁書院平均每二十二人爭一個學位;但家長對傳統名校的一窩蜂熱情似乎稍減,反而部分地區名校獲得垂青,尤其當選「傑出學校」的中學,派表數目激增一倍。 記者:倪清江、譚秀嫺、簡慧茵
截至本星期三為止,多間名校已經超額報名,在回覆本報查詢的學校中,以九龍華仁書院接獲的報名表最多,約六百六十人爭三十個學位,平均每二十二人才一人成功入讀;校長蘇中平表示,可能近一、兩年有些申請人知道自己的申請機會很微,以致報名人數略減。
位於北區的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的競爭比率,比伊利沙伯中學、英皇書院等更高,平均每十人爭一個學位;該校校長潘萱藯相信,與傳媒增加介紹該校有關。
沙田蘇浙公學派出千二份報名表,數目達去年的一倍,校長陳漢齡表示,去年取表人士中有一半人報名,因此估計本年多達六百人申請。他指出,家長反應踴躍,可能與該校當選「傑出學校」有關。
男校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由本年開始限制派發表格,必須在中、英、數、總體成績和操行皆得B級水平,才會獲派表格,該校校務主任黎幸兒表示,有些小學會集齊學生申請表一併遞交,因此,即使本年限制派表,但申請人數仍將高於去年,即超過六人爭一個學位,申請人成績也較去年高得多。
由於深水埗區七間英文中學中,有三間女校,僅一間男校,黎幸兒估計,家長可能受男女不再分隊派位的影響,認為該區男生入英中機會更少,因此爭相報名。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張國華表示,以往中一只得一成學位可用作自行分配,「好多家長覺得呢個遊戲唔係佢哋玩嘅」,自從去年起,自行分配學位增至兩成,於是多了家長「玩呢個遊戲」。
立法會議員兼教協會長張文光認為,家長始終講實際,由於報讀傳統名校的失敗率很高,「門又高、牆又厚,淨係走後門已經滿晒」,家長與其陪太子讀書,寧願報一些成績好的地區名校。
況且有些很出名的「名校」,要看成績表才肯派報名表,這也會令報名人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