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公布上任後首份財政預算案,隨即向全港十八萬三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的十二萬七千員工「開刀」,「明示」十月一日起最少減薪百分之四點七五,以高官為例已回復到九七年的薪酬水平,令港府日後每年可節省開支六十億元。梁錦松同時繼續削減公務員的編制人手,到明年三月將減至約十八萬人,比現時少三千人。 記者:譚暉、謝明明、黎國剛
在減薪之餘,預算案提出七項利民紓困措施,包括增加差餉寬免額;市民一年不用交水費、排污費、商業登記證費用及凍結政府收費一年,又減收工商業污水附加費及延長超低硫柴油稅務優惠一年等措施;不過,卻增加葡萄酒稅、市民回港帶免稅煙、酒數量都要削減;一年後開徵邊境建設稅(即陸路離境稅),並研究商品及服務稅(即銷售稅)。梁錦松又說研究打擊非法賭波,有些方案可帶來財政收入,並用四億元為失業青少年推行見習就業計劃。
多個公務員團體批評,梁錦松的做法違反既定機制,將減薪合法化,並引發私人機構的減薪潮。
港府承認,稍後會向立法會提交新法例,以堵塞減薪後被員工提出訴訟的可能性。至於將薪酬回復到九七年水平,則無違反《基本法》。此外,削減人手編制最多的部門,包括食物環境衞生署、房屋委員會及康樂文化事務署等。
商界出身的梁錦松在記者會上強調,該項減幅只是假設,並非建議;又認為私人機構未必會跟隨減薪。他說,自己無意挑撥離間,用意也不在「壓迫公務員」,對於有言論指他「劫公僕濟貧」,他說:「唔介意人哋點講,呢啲只係文字遊戲。」
梁錦松表示,若十月一日起減薪,下年度可省約三十億元,其後每年減少開支約六十億元。
港府消息人士解釋,九七年後首長級、高、中及低級公務員各有不同加薪幅度,其中累積加薪幅度最少的是首長級第三級以上高官,只有百分之四點九九,因此,百分之四點七減幅已是「最少的假設減幅」,而理論上,中、低級公務員有更大的減薪空間。
消息人士又說,公務員不能因為不滿減薪而要求遣散,但可以自行辭職、合資格的可申請提早退休,長俸則不會因而減少。
行政長官董建華在北京表示,希望公務員與市民共度時艱;而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本港補充說,港府無意藉公眾向公務員施壓。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昨午緊急安撫各公務員團體,強調港府會依據沿用的薪酬調整機制,才決定最後的調整幅度。
但多個公務員工會的代表,都表示會尋求法律意見,抗衡港府的減薪安排。華員會副會長黃河批評,港府事先張揚減薪,破壞了勞資的唇齒相依關係;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梁籌庭指摘,梁錦松「先斬後奏」,對低層員工的打擊最大。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宋立功形容,梁錦松的做法「冒險踩界」,但政治手腕厲害,同時肯定會拖低私人機構的工資調整。香港僱主聯合會行政總監馬黎碧蓮則說,的確會有私人機構跟隨港府的薪酬調整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