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br>阿松處男作顯商家本色

人物素描:
阿松處男作顯商家本色

「香港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我們許多人還記得,小時候,因為『制水』拿着水桶在街上輪候,因為要幫補家用而一家人『穿膠花』、『貼公仔』,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熬過了。」財爺梁錦松終於公布其任內第一份「歷史性」的財政預算案,他更以感性的表白作結,將心比己與逆境中成長的港人互勉。
梁錦松其後在記者會上,也真情流露地表示,在過去數十年「自己就係咁活過來」,他一再鼓勵港人,要克服挑戰,憑着拼勁、努力和智慧,創造新天地。

屢創生動比喻
由銀行家跳入官場,當上特區第二任財政司司長,不足一年已帶來不少膾炙人口的生動比喻,例如「送魚不如教人捉魚」的釣魚論、不會「開倉派米」論、湯水生意經等等,言語間也隱隱透露了他的理財理念。昨日阿松更動之以情,說之以理地道出一個令人難以批評的預算案,顯露不重花巧、實事求是的商家本色。
與曾蔭權不同,阿松在公布預算案前,沒有先到教堂望彌撒。昨日一大清早,阿松穿着畢挺的黑色西裝、配襯白色恤衫、紅色底白色小圓點領呔,登上「FS」專車,展開忙碌的一天──上班、向行會解說……當然,好戲在後頭。
阿松在下午二時半前到達立法會,他在議事廳內一臉從容,但甫開腔,生硬的念讀,反映出他的緊張心情。偶然更有走音,例如將「用盡晒」說成「用眾晒」、「進程」說成「進巡」等。阿松後來愈讀愈暢順,結果在一個小時兩分鐘,將其預算案宣讀完畢,大破曾蔭權紀錄。
其後梁錦松仍馬不停蹄,隨即召開記者會回答提問,又與傳媒高層作閉門簡報。晚上則出席電視台的論壇,今日更要出席大小場合,推銷其預算案。

大批記者相隨
阿松昨日一整天,步步皆有大批記者相隨,甚至「FS」專車要繞道而行,來擺脫傳媒的「追車」。面對大批熱情的記者,梁錦松笑着表示「今日精神好好,心情愉快」,但對於預算案內容則故作神秘說:「一陣話你知。」在其後的記者會,阿松終於吐出心底話,他直言服務社會很有滿足感,宣讀預算案也不緊張,他反而同情記者說:「係你哋辛苦,我到邊你哋影到邊,我擔心你哋會俾車撞親。」
當阿松完成最後一個電視台訪問後,他暫且放下擔子,和同事一起到跑馬地成和道蓮園粥麵舖吃家常粥粉,但記者仍繼續追訪。當他見到記者如此辛苦,即慷慨為他們「埋單」,可是該兩名記者已結帳,無緣吃財爺一餐。
記者:許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