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億賣地收益預算 目標難達

250億賣地收益預算 目標難達

【本報訊】亞洲金融風暴後,一向是政府主要財政收入的賣地收益,重要性大不如前,過去4個年度(連本年度在內),實際收益大多遠低於預期。下年度約250億元預算能否達到,取決於發展商勾地,與商談補地價的意欲,業內人士態度保守。
立法會議員兼測量師劉炳章認為,政府高估來年度的賣地收入,因為地產市況走向,對賣地收入構成直接影響。對於發展商推出大量優惠,才能推銷樓盤的現況,他表示擔心。他認為,難料目標能否達到。

一向高估收入
另測量師彭兆基相信,來年度應有4至5幅地皮勾出,加上兩鐵會盡快與政府取得協議,推出鐵路項目,因此,在拍賣招標及私人協約批地上,收入或可與預期相差不遠,但修訂契約及換地上則極難預測。
過去4個財政年度中,除2000年度的收入能超出預期外,其餘都低於預算。99年度,是因為政府在98年暫停賣地,引致收入較預算跌逾六成,而本年度,政府雖剛修訂預算約97.98億元,跌幅仍近六成四。
九龍倉(004)助理董事黃光耀說,政府今年出售較多市區優質地,吸引性較大,預料發展商積極競投,收益較多,但會否達預期的250億元,則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