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強化4大行業路線正確

投資智慧:強化4大行業路線正確

昨天梁錦松司長公布了他的第一份預算案,市場反應尚算平穩。在中午收市之恒生指數基本上沒有升跌,可能是要等待新的財政預算,才決定後市去向有關。結果預算案公布之後,恒指收市只微升17點,微微衝破11000的心理關口,成交只有73億。
在預算案之中,提及要強化香港的強項,是4大行業,分別是金融、旅遊、物流及工商業支援服務.這點代表政府更加清楚香港的形勢。在全球一體化之下,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愈趨激烈。在互聯網的新時代,資訊發達,只要上網一查,便能得到很多資料。例如有買家要買入一批成衣,只要把這項資料輸入電腦,各地的廠家便能爭取這單生意。要成功爭取生意,不外乎兩個法寶,一是價格競爭,二是品質競爭。
在價格方面,香港的生活費用,成本結構,已經比起其他競爭對手「輸成條街」,所以要爭取生意,必須從品質服務入手。而司長亦在預算案的發布會之中,一再強調香港要從事高增值服務。但是高增值服務,並不一定是高科技,例如不限於電腦業、資訊業、中醫藥等,可以是傳統行業,以往政府所提出的甚麼中藥港、數碼港等,都未必是香港最強的強項。所以投資大量資源在這些項目上,成效未知,但在全球競爭白熱化之下,如忽略本身的強項,那麼其行業優勢很快便給其他地區取代。所以把香港本身較強的行業,例金融、旅遊、物流及工商業支援等行業強化,保着現有優勢,才是務實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