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莫乃光加盟時富投資(1049)旗下的高富系統(Halo),出任行政總裁一職轉眼已逾半年。曾位列「香港十大cyberman」的他近期愈趨低調。他笑謂:「因現時經營的業務性質有別HKNet時代,對傳媒『已冇乜利用價值』,才能如此低調。」
在美國接受教育的莫乃光,於94年回流香港,加盟于品海旗下的智才企業,參與創辦HKNet,為香港第一代的ISP;其後更成功售予中建電訊(138)。及至2000年HKNet籌備在創業板上市,他卻突然宣布離任,當時市場盛傳他與中建管理層在上市問題上出現爭拗,而他的版本則是「籌備上市的過程中,有好多問題討論是正常的,但就無大爭拗」。之後,他再自立門戶成立dots21,去年清盤後,才加入Halo開展商業軟件業務。
莫乃光表示,95、96年做ISP(互聯網服務供應商)時,傳媒最愛追問何時收支平衡,繼而就是追問何時上市;最後科技泡沫爆破,「幾時執笠」就成為例牌問題。他笑說,這些問題公式化得來又極難回答。現時他的工作已毋須面對記者,故乘勢低調。
談到dots21的失敗原因時,莫乃光只簡單說這盤「小生意」所以損手,全因Timing(時機)的問題,短短1年,市場已翻天覆地。至於何以泊上時富這個碼頭,他說與關百豪、邱堅煒早已相識,加上大家在發展資訊科技上又有相同的理想;但最重要是,今時今日搞IT(資訊科技),已不能單靠個人力量,而時富給予他極大的發展彈性,又提供龐大的支援,遂帶同dots21的班底和客戶,投向關氏懷抱。
對於香港的IT業前景,這位「數碼青年」認為,本港正面對經濟轉型的困局,又備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中小企在此環境下一定比較短視,連生意也接不到,更遑論投資於IT。但他相信,當經濟好轉時,香港的數據業務一定會有改善。
--於美國修讀電腦工程,畢業後先後在迪吉多及太陽電腦等大科技公司工作
--1994年回流香港,參與創辦HKNet
--2000年4月突離開HKNet;同年自立門戶,創辦dots21互聯網公司
--2001年,dots21被申請清盤,遂加入時富,協助邱堅煒發展Halo
--現時仍任職Halo,並出任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會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