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寬減加到五千蚊一年,水費減幾百蚊,除開後一個月得二、三百蚊,好似派粒糖咁,而且另一方面煙酒又貴咗,遲啲又會收邊境建設稅,所以今次紓困措施嘅幫助其實極之少。」一家三口住在粉嶺的葉太形容政府提出的紓解民困措施是杯水車薪。
葉太與丈夫在九七年分別以二百六十萬元及二百三十三萬元,在粉嶺購入了兩個約五百平方呎的小型單位,用以自住和供養父母,現在樓價下跌,兩幢物業的價值都下跌了超過六成,即使寬減差餉至五千元,對葉先生夫婦的幫助仍極有限。
葉太說:「我𠵱家每月供樓嘅開支要近二萬蚊,雖然減咗差餉後,我成年都唔使交差餉,但係只係好小嘅數目,至於減水費,我屋企一年都係交四、五百蚊水費,受惠得幾多吖。」
由於葉先生經營巿場營運培訓公司,平均每周要到內地洽商生意一至兩次,對於政府計劃徵收邊境建設稅,他埋怨:「又唔見一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