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下個財政年度可供出售的商業用地共有4幅,除紅磡地皮位於市區商業地段,其餘位於新市鎮、或非商業區。業內認為,以東涌的商業地皮最具發展潛力,但勸籲政府,控制非核心區商業地皮的供應量,以免過剩,而出現嚴重空置。
韋堅信測量師行助理董事許偉國說,其中兩幅商業地皮在土地儲備表內讓發展商申請,分別位於東涌及天水圍的商業區,雖然屬非核心商業區,但新市鎮已有足夠人口,支持區內商業活動,特別是東涌,鄰近新機場,故相信地皮會獲發展商垂青。
卓先地產聯席董事潘子明認為,將新發展區商業地皮納入土地儲表,反映政府不希望將新區規劃作純住宅發展,以平衡區內住宅及商業活動。他預期,天水圍地皮,可吸引需要經常往返國內的公司使用,東涌地皮,受惠於新機場、廸士尼,將成為較多元化商業區。
對於儲備表內3幅分別位於葵涌、柴灣規劃作工業、辦公室用途的地皮,業內普遍認為,政府推出該類型地皮,實為資源錯配,相信難以引起發展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