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得多付何來公道?

少得多付何來公道?

根據擴闊稅基諮詢委員會建議,降低個人薪俸免稅額一成,以及開徵海陸離境稅,合共會令政府增加歲入二十八億元。其實,只要調高利得稅率一個百分點,已可多得二十六億稅收,根本毋須向老百姓打主意。見微知著,所謂擴闊稅基,不過是不顧民困將財赤危機轉嫁禍市民的把戲。
至於開徵「商品及服務稅」,亦只是銷售稅之變種。劃一向消費者抽稅,表面似乎公平不過。然而,基層大眾早已苦於裁員減薪,若衣食住行種種日常消費均須納稅,負擔百上加斤,生計更難維持。而且,不論貧富一律按相同稅率繳稅,佔人口多數之勞苦大眾付出,更必然比商賈富豪為多。實行銷售稅之後果,就是貧者多付,富人少付,稅務重擔落在少得者肩上,不但使基層市民拮据更甚,更令貧富懸殊加劇,以累退原則徵稅,何來公平可言?
政府收稅之目的,本該是用作造福人民,使社會資源得到更合理之再分配,縮窄貧富差距,使民眾生活得到起碼之保障。因此,原應按多得多付的累進原則,向財團富商開徵利得稅,設定不同稅階,使獲利愈多者,依愈高稅率交稅,當局反其道而行之,決意開徵銷售稅彌補財政赤字,視累進利得稅如洪水猛獸,顛倒是非,以不足奉有餘,不過小圈選舉,商人治港使然。
(編按:吳靄儀離港公幹,梁國雄暫代。)

梁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