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近年注重養生之道,這正好在食物的消費模式上反映出來。AC尼爾森數碼住戶購物研究指出,近九成受訪的本港住戶喜歡購買新鮮食物為每日的主要食糧,只有一成會選購急凍食品;而港人購買蔬菜的次數也大幅上升。
有學者認為,結果反映本港的新一代十分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是項研究結果顯示,本港住戶在家中用膳,主要食用新鮮食物如肉類及蔬菜等,佔整體食用比率的百分之七十二;其次是急凍食品如點心等,佔百分之十;餘下則是必需食品(如米、食油等)、方便食品(如即食麵)及罐頭食品。
此外,本港住戶去年第一季購買蔬菜的次數為二十六點七次,至去年第四季時已上升至三十二點四次,即大幅增加了五點七次,這較購買肉類、魚類及生果的次數為多。
香港大學動物學系食物及營養學中心副教授溫萬芬指出,香港人購買蔬菜次數增多,是學術界近七、八年來不斷提倡健康飲食習慣的成果,新一代明白健康體格的重要,買菜多於買肉,購買新鮮食物多於急凍食品,是健康的飲食習慣,並令人感到不意外。
食家黃雅歷說,人類根本就是食素者,並不具備食肉的條件。
他說:「人類唔似得獅子、老虎咁有尖銳嘅獠牙,撕開動物嘅肉嚟食,所以應該好似牛同羊咁,只適宜食素。」
黃雅歷並說,肉類含膽固醇,對身體無益,香港人都甚為明白,所以近年齋舖的生意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