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愛新鮮食物 本港獨特文化<br>買餸煲湯港人享逛街市樂

酷愛新鮮食物 本港獨特文化
買餸煲湯港人享逛街市樂

【本報訊】一項國際調查顯示,雖然受訪住戶前往超級市場購買食品的次數有輕微上升,但在香港而言,八成受訪者仍以到傳統街市購買食物為主。有食家強調,香港人最享受到傳統街市買餸回家燒菜煲湯,既可透過購物了解季節的變遷、又可建立買賣雙方的人際關係,更重要是享受到「住家湯」的絲絲暖意。 記者:蔡元貴、簡慧茵、鄭豐俊

負責調查的AC尼爾森數碼住戶購物研究董事陳映芳表示,這是一項持續性的國際調查,共調查了十一個國家及地區,包括香港、意大利、德國、美國、加拿大、西班牙、英國、法國、瑞士、智利及澳洲。她強調,調查於二○○○年十一月展開,現仍進行中,所以只是披露部分資料。在港訪問了一千二百個住戶,發現平均每個受訪住戶去年購買新鮮食物次數為二百六十九次,反映「新鮮」仍是港人購買食物的主要考慮因素,並是本港獨特的買餸文化。

到超市主要買水果
調查又發現,香港住戶到傳統街市購物較超級市場為多,比例為八比二。陳映芳說,雖然現時不少零售商積極發展大規模的超級市場,但本港消費者轉到超市買餸的趨勢並未普及,去年第四季只有百分之二十一受訪者主要到超市買餸,較首季輕微上升兩個百分點,而到超市購買新鮮食品的住戶主要是購買生果。
食家劉健威解釋,香港人堅持去街市買新鮮食物的習慣,一方面是重視食物原汁原味,不愛雪藏食物外,另一方面也是涉及複雜的感情因素。「去街市你先至會感受到季節嘅變遷,見到菱角、芋頭,你會知道中秋節就到;幫襯開嘅小販,又會計平啲畀你,重會留番啲好嘢畀你,就算超級市場有鮮肉鮮菜賣,都冇辦法取代到傳統街市畀你嘅感覺!」
他又說,香港人熱愛去街市買材料煲湯,除了因為湯水對身體有益、好味道之外,更重要是一種感情的表達。「媽咪煲湯畀個仔飲,老婆煲定湯等老公返嚟飲,都係透過湯水交流複雜嘅感情!」
食家黃雅歷也指出,買餸煲湯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湯水本身未必一定有益,但對廣東人而言,湯係愛心嘅象徵,住家湯、二奶湯,總會令人有愉快嘅感覺,間接也都令人身體健康。」
黃雅歷說,香港人生活忙碌,包裝湯料,以至預製的老火湯,也有一定市場。

超市老火湯受歡迎
百佳超級市場近月每日推出兩款「老火大碗湯」,以電飯煲烹製,連煲售價二十一元六角。其中鑽石山分店售貨員明姐說,大碗湯漸受歡迎,每日售出六、七十煲。顧客江小姐稱,工作關係沒空閒煲湯,雖然味道不及住家湯,但價錢相宜,所以光顧過四、五次。
溫萬芬指出,香港人仍然喜歡去街市買餸而較少去超級市場,這是中國人傳統問題,不易一下子改變。
她認為,去街市買餸不是壞事,意大利也是一個極注重街市文化的國家,只不過香港的街市衞生情況尚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