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望 - 譚詠康

期 望 - 譚詠康

病人對醫生總有許多林林總總的期望。
「服藥後會不會完全康復?可不可以扛抬行李返鄉下?」婆婆患的是退化性關節炎,藥物只是能治標,不能治本。應該多休息和減肥,減輕關節磨損。
「滴過眼藥水,我的靈魂之窗會不會比以前更明亮?更迷人?」妙齡女郎錯誤使用隱形眼鏡,患了結膜炎,俗稱紅眼症。眼藥水只是殺菌消炎,不是迷幻藥,更不是作美容用途。
「醫生,搽過你的粉刺藥膏,能否保證女孩子們會喜歡我?」小男孩殷切地問,眼裏充滿熱切的期待。有這麼一種神奇藥膏的話,我自己老早就搽了。
「我嚴重感冒,但明天要考試……老實說,你可否一劑見效?」這個中學生非常坦誠直接。雖然還在打着噴嚏,但說話開門見山,毫不含糊。考試答題目一定快而準!
「你快快給我打針,看看是否就能夠找到工作?」剛剛失了業的精神病康復者,冀望用打針來改變宿命。我只好默默祝福他早日找到工作。
「趕快給我申請傷殘津貼,不然我不會走!」這個病人倒像在打劫,只差沒有帶武器。
最使我哭笑不得的一次,女病人說:「可不可以要求換一個英俊些的醫生?唉,真倒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