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水滸傳:布殊訪華江主席失儀 - 梅兆贊

現代水滸傳:布殊訪華江主席失儀 - 梅兆贊

英國《泰晤士報》前東亞編輯 梅兆贊(JonathanMirsky)

江澤民主席這樣招待布殊總統,是誰的餿主意?這人活該受勞改。對布殊大唱《我的太陽》,再邀請他跳舞,真是蹩腳極了。這首歌在美國有滑稽意味,通常是意大利薄餅或雪糕的廣告歌。布殊不喜跳舞,即使在自己的就職舞會,也只跳了幾秒鐘。江澤民除了當着多名攝影記者,在西班牙國王面前梳頭之外,從未這樣失儀過。
相比之下,揑造布殊在華言論,幾乎不值一提。新華社聲稱:「美國總統布殊,星期五在清華大學回答學生提問時說:美國政府一向支持『一個中國』的政策。」

不該趕這趟渾水
布殊到底說了甚麼?
「……敝國和別國達成協議,就會遵守諾言。比如『台灣關係法』,我恪守這條法律。如果台灣受到挑釁,我們會幫助她自衞。但我們亦曾表示,雙方都不應有挑釁行為。」
然而清華有些學生說他迴避台灣問題,也不無道理。美國在七十年代講過:世上只有一個中國,它的首都是北京。我相信這話依然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基調。當年另一項聲明卻絕非今日事實:「美國承認,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堅持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台灣選民明顯同意陳水扁總統的講法:他們雖然是華人,但最近數十年、甚至幾百年來,台灣與大陸的歷史一向不同。中國有沒有人可以問心無愧地堅稱,假若台灣在過去五十年是大陸一部分,對前者會是好事?布殊不熟悉國際事務,也許不應該趕這趟渾水,但也難怪學生說他避開話題。
布殊演詞不少段落,新華社都略過不提。中國會覺得這話至為危險:「無論你有甚麼背景或出身,在美國也可以接受良好教育、自己當老闆、建立家庭、享有宗教自由、投票選出地方及國家領袖。你可以支持我們政府的政策,亦可以公開作出反對。那些懼怕自由的人有時說:民主可以帶來混亂。並非如此,因為自由不是等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中國領導人說過多少次,「民主會導致混亂動盪」?
新華社刪去上述內容,不足為奇。布殊這番話對中國最高學府的學生來說是太費解,還是再清楚不過?

訪華成績不可觀
布殊此行有甚麼收穫?中國當然沒有同意對伊拉克、敍利亞、利比亞等國家停售高殺傷力武器。有些人說,江澤民熱門接班人胡錦濤答應訪問華盛頓,是布殊的首要成績。可是這成績並不可觀。鄧小平曾出訪美國,江主席亦一樣。我不認為他們訪美有過甚麼建樹。但外界對胡錦濤所知有限,他說不定會突然像傑佛遜那樣鼓吹民主。
布殊訪華期間,美國發生可恥的事:有報道說,美國國防部計劃在海外發布假消息,對盟友亦不例外。外國報章將會收到這類消息,其中軍事資訊不佔多數,亦不會表明由美國官方發出。據報,不願向盟友說謊的國防部高官,對《紐約時報》洩露這項計劃。如果有道理,為甚麼要說謊?政策不夠說服力,就應該作出改變,以便向公眾交代真況。美國有句諺語:「真相必能使你自由」。很不幸,以上圖謀顯然是反面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