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市場效率亟待改善

英之見:市場效率亟待改善

如果計入外圍的勁勢,昨日恒指的表現只算是及格,但已遠比早前斯人獨憔悴的情況好得多,目前的水位仍應有反彈空間,估計補淡倉盤可續支撐大市。外圍強勁,出口股繼續是焦點,昨日已是禾雀亂飛,不少股份都創出新高,現時入市已無太多選擇,還原基本步,推介早前介紹過而落後的亞鋁(930)及富士高(927),質素不差而現水平仍可博。
港交所(388)有意在將來實施即時公告的制度,容許上市公司在公布敏感消息後,停牌一至兩個小時,待市場消化後即恢復買賣。這個建議的方向十分正確,事實上現時資訊流通渠道發達得多,市場參與者不難在短時間內獲知公布的內容,理論上無需要再停牌買賣半個以至一個交易日之久,將來交易時間很可能會延長,一至兩個小時與半個交易日的分別到時會頗為明顯。

投資者應自我提升水平
不過香港市場效率成疑,兩年前廣南(1203)爆煲一役的印象令人十分深刻,當時廣南停牌半日,午後發出公布後復牌,即日約跌了兩成,但這個公布見報後翌日再暴挫5成以上,可見香港市場當時的效率相當有限,不是有太多即時分析的高手。
今時今日情況好了很多,但前兩個月在本欄中,筆者也曾提過市場效率仍不算高,當時是中資電訊股傳出行業重組,財經網站即日廣泛了這個消息,但很明顯是第二日沽壓更勁,可能報章效力遠比其他媒體大,又或者投資者要在停市期間思考也說不定。
交易所與時並進,提升效率十分正確,市場文化未夠成熟,是投資者本身的問題,無理由推卸責任給交易所。
既然將來資訊將更多及要更快消化,投資者是應該提升自己的水平去應戰,要密切留意交易所的公告及懂得自己去分析。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