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下西洋促進商貿

七次下西洋促進商貿

鄭和(1371–1435)本姓馬,小字三保,明成祖時為太監,獲賜姓鄭而改名鄭和。一四○五至一四三二年間,他指揮着「寶船船隊」先後七次下西洋,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東岸等地,打開當時中外交通最遠的航路。
在這近三十年的歲月中,外國的貨品、藥物及地理知識,以空前的速度輸入中國;相對地,中國也在整個印度洋伸展了政治空間和影響力。
鄭和雖然每次出海都帶有強勁的武器,但他沒試圖以武力征服沿路任何一個國家,僅在迫不得已時才出手,所以各國都心悅誠服,歸順明朝。船隊亦載着大量金銀財寶、絲綢及瓷器,沿路跟各國進行商業交易。
中華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