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羅嘉瑞,以往多數人叫他做羅醫生,不過在鷹君80年代陷入困難時,被父親羅鷹石「徵召入伍」,由心臟醫生改行做「公司醫生」。自從創業板於1999年10月底推出後,見到羅嘉瑞則令人想起創業板,作為創業板上市委員會主席的他,一力促成創業板的成立,初推出之時更四出推銷,拉攏中港台甚至東南亞科技公司,到創業板上市,2000年初科技熱正旺之際,人們排長龍買dotcom股票,他自然成為記者追訪對象,當科技泡沬爆破,創業板公司股價急跌,交投轉靜,他又出動為創業板護航,以圖重挽公司上市興趣及投資者信心。時至今日,他任醫管局主席逾年,還是沒有多少人能一口說出,他就是要推行艱巨的醫療改革的醫管局主席。
觀乎羅嘉瑞往績,似乎他頗喜歡向困難挑戰。羅氏承認自己性格樂觀,並說:「樂觀好緊要、好健康,我乜都睇得好啲,創業板我睇就幾好,其實香港人𠵱家唔需要睇到咁悲。我都唔明點解要作結構性改變,計我話香港結構性改變只有回歸中國及中國入世,但對香港都係正面因素,因為香港始終係中國服務中心,而我對中國發展十分樂觀,呢個亦係我點解咁緊張做創業板,因為可以幫中國企業改革同發展,對中國同香港都好緊要。」
對於香港工業外移、地產市道低迷、消費市道蕭條,剩下服務業撐住,呢位樂觀派說:「你話服務中心冇前途?咁紐約係乜?咪美國服務中心囉,英國係乜?咪歐洲、美國同埋英語國家服務中心囉,香港係乜?咪服務中心囉,好好喎,唔知幾多地方仆倒想有呢個位置,新加坡唔知幾想同我哋換啦。我唔認為工業走咗,佢哋只喺在珠江三角洲請700萬人,但頭腦同錢重響呢度,只係利用當地廉價勞工同你搵錢,美國日本公司全部都已咁做,但你自己就要升級充實自己做Supervisor,因為服務中心就係需要啲高級人才。」
曾有報道指他做醫管局主席唔係咁開心,想唔做,但羅醫生話冇咁嘅事,佢任期10月才屆滿,不過,若傳聞董特首想委任的鄭維健願意做的話,佢亦唔介意退位讓賢。
自從做咗醫管局主席,佢放在創業板時間只剩5%,一半用於醫管局,剩下時間就梗係自己公司業務,點樣保持健康?佢話最緊要運動,佢自己每日堅持游水、一星期騎三次馬及打一次高爾夫,愈老愈要運動,重有思想要保持健康,太緊張好大鑊,最後就係小心飲食。記者:龍婉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