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以信用卡分期支付美容健身中心會籍費用,但該中心突然暫停營業,遂要求銀行終止付款,竟被拒絕,令她可能因繼續被過帳而蒙受損失,她對銀行做法大為不滿。
劉小姐稱,去年她向一家美容健身中心購買三年會籍及二十次美容療程,並以花旗銀行(CITIBANK)信用卡分期支付費用,每月繳付三千六百元,分九期付款,已付六期。但該中心突然於今年二月初宣稱暫時停業,並沒有個別通知會員。她遂即時聯絡花旗銀行,要求暫時終止付款,但職員回覆稱該店可能重開,故銀行仍需從其帳戶過取二月份一期的費用。
劉小姐認為,健身中心就算稍後重開,但二月份始終未能提供任何服務,故銀行實應暫停扣取其二月份費用,待有進一步結果再決定二月份費用應否順延支付,甚或取消。她稱,其友人乃以另一家銀行之信用卡向該中心支付分期付款,而經其友人要求下,有關銀行也願意暫停扣款,待證實該健身中心是否重開,再作決定,對於兩間銀行有不同處理方式,令她對花旗銀行做法感到不滿。
花旗銀行客戶服務部函覆,就劉小姐投訴美容健身中心結業後,該行職員拒絕替她終止分期付款一事,由於銀行並未收到健身中心之結業通知,正聯絡有關負責人。如有進一步消息,銀行定當聯絡劉小姐再作跟進。
被問及此段期間會否暫停或終止劉小姐的分期付款,銀行並未作正面回覆。
消費者委員會發言人表示,一般以信用卡分期付款可分兩類,一類是由銀行先墊支費用,消費者再以分期形式向銀行還款,若有關公司結束營業,因消費者是欠銀行錢而非欠提供服務公司的錢,故消費者仍須繼續支付費用。另一種是透過信用卡每月扣除月費,如以此方式繳款者,該會建議他們可寫信給銀行,表示對方已停止提供服務,要求終止扣款,否則會保留追究權利。
消委會發言人稱,由銀行先墊支購買會籍也是預繳式繳費,然後由有關公司提供後繳式的服務,故消費者仍存在一定風險,及消費者付款前宜多加考慮。
(○二二二○九)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