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隱形菌現身 解開醫界之謎<br>港大發現蔗糖助治癌症

令隱形菌現身 解開醫界之謎
港大發現蔗糖助治癌症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專家發現癌症病人體內存在缺乏細胞壁細菌,此突破性發現解開了醫學界數十年來無法把細菌培植出來之謎。該批專家並成功利用蔗糖,把癌症等病人體內缺乏細胞壁的「隱形細菌」現身,以確認致病的細菌種類,從而對症下藥,提高治愈機會。
負責研究的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副教授胡釗逸表示,若能確認這類病人體內細菌種類,有助醫生針對有害細菌使用抗生素,避免以往漁翁撒網式用藥,把益菌也殺掉,並可減少病人對抗生素的耐藥機會。
他又解釋,接受骨髓移植、化療等癌症病人因為體內的白血球數目太少,十分容易受到感染。醫學界一直認為,八成呈發燒病徵的癌症病人是受到細菌感染,但其中只有兩成能培植導致發燒的細菌,其餘的病人均無法得知發燒原因,所以只能採取漁翁撒網方法,利用大量抗生素殺死所有細菌,包括益菌在內。

揚名醫學權威雜誌
其實每種細菌均有一層外壁保護,但骨髓移植、大量抗生素或化療藥物都會影響細菌的細胞壁生長,使癌症病人體內存在無數缺乏細胞壁的細菌。加上必須在病人的靜脈插入導管注入藥物,這支導管往往有不少缺乏細胞壁的細菌依附其上,而缺乏細胞壁的細菌接觸到培養液即會爆破,於是無法種菌,這樣醫生就無法確認細菌種類,難以對症下藥。
港大微生物學系專家從瑪麗醫院八十六名進行骨髓移植後發燒的病人,抽取血液培植細菌,於培養液內加入百分之五的蔗糖,發現竟可保護細菌不會被培養液弄破,結果發現兩成病人體內的細菌缺乏細胞壁,包括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均沒有外壁保護,該研究已在國際著名醫學權威期刊《刺針》上刊出。
胡釗逸稱,找到致病的細菌後可採用針對性的抗生素治療,但因為這種種菌方法成本較一般昂貴五成,現時只能讓一些久燒未退的接受了骨髓移植病人採用這種方法。
《蘋果》記者梁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