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與美元聯繫的滙率不變,但眾所周知,近年全港很多東西已經大大貶值,回到或低過十年前水平。最近香港近半數電影院決定逢星期二、三大減價,一律二十五元,更回到八十年代的票價水平。
我忘記了二十年前票價多少,一九八二年大概只是十多二十元,到八十年代中期就二、三十元了。從那時到九十年代初,港片最暢旺,閒閒地便一片收千萬。九三年以來影市就大走下坡,票價卻提高了,現在最貴是七十元(貴賓室更高),實在太高了,不值得。
最近有朋友分別在南韓漢城和泰國曼谷看電影,回來後都驚呼那邊影迷擠擁爆棚,而且電影院豪華先進,遠勝香港,香港真是貴得離譜。改為彈性收費是學歐美,閒日閒場大優惠,勝過小貓三四隻,甚至空無人迹。
目前哪一間香港影院最廉價又舒適呢?就是「香港電影資料館」,只收二十元,純屬象徵式,不過加上交通費也不便宜。去年發現有些商營影院,特別早場優惠長者,僅收十元,真正平得時光倒流,不知今年還有沒有?
每周兩天大減價,應可增多影迷,但要全面恢復旺場,大概還需進一步彈性收費。更重要是加強本土片的創意與製作,重建香港效率,並結合大中華與大東亞的條件,才能與西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