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會見梁愛詩時主動表示,董建華當選是大勢所趨,香港局勢穩定,有利繁榮,中央滿意特區政府工作,相信市民都會滿意。
董的當選,大約也如八九年李鵬鎮壓民運一樣,屬「大勢所趨」,也都為了「局勢穩定」及「有利繁榮」。至於香港市民「都會滿意」董特首的工作,相信中國大陸人民滿意李鵬的工作有差不多的含意。
理工大學社會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調顯示,即使董建華得到大部分選委支持,仍有百分之五十八.五的人認為這不能代表民意。認為董不能代表民意的天主教徒更有七成三。
對李鵬的話,大約都從反面去理解,就符合實情了。
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喬曉陽表示,特區政府有義務、有責任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顛覆條款」自行立法,而且要「盡快制訂」。
第一,不是說回歸後「一國兩制」落實良好嗎?何需急忙制訂違反香港這一制的人權精神的「顛覆法」?第二,不是要「自行」立法嗎?何以要「一國」去催促「盡快」?
董伯接受亞視藝員陳啟泰訪問,提到當年他老父帶他見政商名人,從他們身上看到的成功要素,第一就是「不要貪心」。
九七年提出的「八萬五」與七成人有自置物業是不是貪心?九八年提出要使香港成為資訊科技的「全球首要城市」是不是貪心?要使香港成為世界一流的設計與時裝中心、亞洲多媒體資訊娛樂中心、中藥中心等一連串的中心,是不是貪心?九九年說要使香港成為亞洲的紐約和倫敦,是不是貪心?香港市民可不敢貪心,光是「八萬五」一項貪心就受夠了。
中聯辦港島區舉行新春酒會,中聯辦港島工作部部長王如登致辭呼籲港人支持董建華依法施政,他說只要港人能同心合力,香港便不會變成一隻死鵝。
果如他所言,香港就慘矣。因為一個多元化社會的發展,依靠的是在法治之下的各顯神通,不同利益階層的人各為其利,社會經濟才得以發展。多元社會不同利益的人永難「同心合力」,照他的說法香港豈不是一定會變成死鵝!
自內地實行體育彩票及足球彩票合法化後,一度氾濫成災的外圍賭檔紛紛自動結業,而在深圳足彩銷售點買彩票的,有三分一是香港人。
在董伯持「不健康」的考慮而對賭波合法化猶豫不決的情況下,港人已不僅北上消費,而且連賭博也北上捐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