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花千萬公帑 官僚架構被轟<br>工人洗街九層高官監督

枉花千萬公帑 官僚架構被轟
工人洗街九層高官監督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劉吳惠蘭,昨日在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遭到議員猛烈抨擊,因為該署負責洗街等簡單的潔淨服務,竟然要由十二層人員負責,而且管理方面佔了九層,前線員工佔三層;相比之下,外判公司只用三層人員就能夠應付同樣工作。劉吳惠蘭承認部門架構有重整空間,但強調不應操之過急,以免影響員工生計。 記者:翁煜雄、謝明明

審計署去年底發表的報告,批評食環署負責機動掃街、清渠及洗街等工作的員工常「奉旨」投閒置散,令政府每年多付千多萬元公帑。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昨就此公開聆訊,議員劉慧卿根據食環署提交的資料,指出該署架構甚臃腫,以葵青區潔淨服務為例,由助理署長至前線員工共有十二層職系,只有三層為前線人員,她說:「分咁多層,有乜嘢事,上層好易話唔關自己事!」

劉慧卿:真係震驚
劉慧卿又指出,食環署在該區潔淨服務的員工薪金開支是四千萬元,管理層只佔員工總數一成五,但其年薪開支則是一千萬元,相當於前線的三分一,「真係震驚!」
議員李家祥亦指出,食環署在葵青區內有部分潔淨工作外判,但外判公司只有合約經理、督導員及前線員工共三層人員,極為精簡:「咁簡單嘅洗街工作,點解要報咁多重,點解唔可以跳三級或者四級上報?呢啲分層管理有冇效呢?」
劉吳惠蘭否認部門架構重叠,並認為議員的批評是「以偏概全」,因該署服務範疇廣泛,首長級人員須同時監察潔淨以外的服務;她又強調有關編制並非該署「獨有」。

學者:精簡公僕架構
議員劉江華不滿當局不肯改善時說:「咁你𠵱家認唔認架構臃腫,服務重叠吖?」。劉吳慧蘭隨即強調,政府架構改革是大勢所趨,署方已試驗將監察外判潔淨工作的管理層由三層簡化為一層。另外,她又指,迄今已有三千名員工申請自願離職,約二千五百人已獲批,部門會繼續透過此計劃節省人手。
她又說,外判潔淨服務可節省三成資源,料年底前可將所有洗街車隊工作外判。她強調重整架構不應操之過急,以免影響員工生計。
劉吳慧蘭又說,已因應審計處建議,調整洗街車司機和工人上班時間,已可節省五部洗街車、五名特級司機、十名工目及三十名二級工人,每年料可節省逾八百四十萬元。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黃偉豪認為,食物環境衞生署潔淨組架構腫脹,是公務員體系過去數年不斷膨脹的後果,公務員過往不斷要求增加職系,以求增加晉升機會;一般私營公司只須透過兩層管理人員,監察前線人員進行洗街等簡單工作,但食環署動輒以九層監管,反而拖慢工作效率,浪費公帑。他促當局全面精簡公務員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