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基會建議 短期內實行<br>徵海陸離境稅減薪俸免稅額

稅基會建議 短期內實行
徵海陸離境稅減薪俸免稅額

【本報訊】政府上周公布研究政府結構性財赤報告後,昨日又再公布稅基廣闊的新稅項事宜諮詢委員會,就開徵新稅種向財政司司長提交最後建議,委員會除了建議政府長遠而言可以開徵消費稅增加收入外,更提出政府短期內可以考慮加差餉、削減薪俸稅個人免稅額,以及開徵海路及海陸離境稅,解決政府即時面對龐大財赤,而估計整個方案每年可以為政府帶來超過二百億額外收入。 記者:陳慧兒、莫劍弦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則表示,他收到報告後,會詳細考慮委員會的新稅建議,以及社會人士的意見,並於在下周三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作出交代,而據接近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財政司司長在下周公布的預算案中,很大機會提出接納開徵海陸離境稅,因為離境稅稅基廣闊,而且民意及立法會亦較接受,不過由於特首及財政司司長曾承諾今年不開新稅,所以會留待下個財政年度才實施。

徵新稅「講金又講心」
擴闊稅基委員會主席鄭慕智強調,他們並非「加稅委員會」,所有建議目標是希望做到擴闊稅基,他認為政府日後推行新稅時,一定要「講金又講心」:「一定要社會公眾人士支持,先可以推行新稅種!」否則一定會障礙重重,鄭慕智期望「武功高強」的梁錦松可以找到一個合適時機推動這些新稅項。
委員會在去年發出諮詢文件,就擴闊稅基提出十三項新稅項建議,鄭慕智表示,委員會收到二百六十七份建議中,除了一個專家建議加差餉外,其他並無特別新的措施。
鄭慕智指出,經他們詳細研究後,認為要在短期內解決政府財政問題,不能單靠開徵消費稅,有需要提出一些即時可行的措施,委員會建議財政司司長,可以考慮加差餉、削減薪俸稅個人免稅額,以及開徵海路及陸路離境稅,而三項建議中,又以開徵離境稅得到最多民意支持,對於委員會為何不接納加利得稅,鄭慕智解釋因為不可以擴闊稅基。
雖然委員會委託畢馬威所做的顧問報告中,建議大幅削減甚至取消個人免稅額,並且提出將離境稅定於十八到二十五元,但鄭慕智強調,這些只是委員會提交的數據,並不是委員會建議,所以最終有多少項建議會採納,稅率多少,就要由財政司司長及庫務局去研究。
鄭慕智強調,任何時間都可以說不是開徵新稅的好時機,但他認為這個檢討有需要進行,而市民大眾亦應該認識到要對稅務作出承擔。

增加差餉「意識不良」
城市大學經濟及財務系副教授李鉅威批評增加差餉是「意識不良」的不合理建議,因為這樣會導致一班有物業的市民受罰,比增加利得稅及薪俸稅更不公平。不過他贊成開徵離境稅,認為北上消費的人不會介意那十多或二十多元,因工作關係北上的則可以向老闆取回稅款。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表示,工商界雖不支持利得稅,但輕微增加是可以考慮的,但強調政府要先節流。他又反對加收差餉,認為這對工商界、中產和低下階層都有影響,在未來數年都不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