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日打擊通縮雷聲大雨點小

國際視野:日打擊通縮雷聲大雨點小

日本政府為打擊通縮推出的經濟措施中包括消除銀行呆壞帳、協助中小型企業融資、鼓勵消費和刺激股市等,頭三項看來似乎得個「講」字,因為消除銀行呆壞帳已是「囂嘩」多時還是束手無策,就算政府再度注資入銀行體系,亦只是擔沙塞海,治標不治本而已。
協助中小企業貸款,問題亦在於銀行「見過鬼怕黑」,在信貸方面態度審慎而不敢胡亂「放水」,更有可能的是時間拖了那麼長,中小企業中不少已是奄奄一息,教銀行怎麼「放」?此所以本欄過去曾批評銀行只顧救「死魚」而不養活「活魚」的原因。

托市措施有得有失
至於鼓勵消費,在失業率貼近歷史高位的環境下,人們恐懼職位朝不保夕,息率又低至零水平,靠「食息」度日者更不敢花費;股市早前又屢創低位,連有錢投資之士亦如水瓜打狗──無了一截,財富被蒸發,又何來心情消費?惡性循環,有如「陀螺」般愈轉愈深,始終擺脫不了「信心」問題。
反而刺激股市則可能是政府推出挽救方案中的真正「目的」。從政府傳出收緊股票沽空活動規例,要求證券行在沽空上徵收更高費用,以及將調查大型借股沽空行為,並懲罰里昂、貝爾斯登、德意志證券及日興所羅門美邦等四大外國證券行,指他們觸犯股票沽空規例等動作,到目前為止確已收阻嚇之效,日經225平均指數重越10,500點的心理關口,便是最好例證。
然而有分析員認為,政府是次狠懲沽空活動,不無為粉飾櫥窗而為,除嚇走外資之餘,政府形象又受損,可能得不償失。若參照80年代列根總統對付白銀炒家之方法,又似乎錯不到哪裏去!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