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衞生署發現今年一月開始,患乙型香港型流感的人數有上升趨勢,成為乙型流感的主流,取代去年流行的四川型。微生物專家指出,乙型香港型流感去年才發現,暫時未有預防疫苗,藥廠研製的新疫苗最快要下半年才推出,因此市民應增強抵抗力預防。
本港流感個案由上月下旬開始下降,根據呈報的數字顯示,二月初每一千名私家醫生求診者中有七十一人患流感,至二月二十三日已下跌至只有五十八人;但衞生署流感病毒分析則發現,在一月份發現的流感病毒,除有逾六成為甲型外,有近三成為乙型流感,當中主要為香港330/2001類型。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袁國勇表示,乙型流感對人的影響不及甲型流感嚴重,但因是新品種,大部分人都缺乏抵抗力,長者要特別小心,以免感染後引發其他併發症。衞生署發言人則表示,類似的流感類型在八十年代曾出現,相信部分市民已有抵抗力。
以香港命名的香港乙型流感,於去年在本港發現,並開始在東南亞及歐美等地流行,故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今年北半球地區在下半年注射的流感疫苗配方,應包括乙型香港、甲型新喀里多尼亞H1N1及莫斯科H3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