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前日出席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發表貨幣政策前瞻時,巧妙地盡量迴避了用「復甦」一詞來形容或肯定目前經濟狀況,很多時改用較繁複的語句如:商業周期的典型已重現、經濟活動正轉趨活躍,足見格老用詞之高明,同時亦反映他對前景是如何「審慎樂觀」!
格老還表示,這次的商業周期與以前的稍有分別,不同之處是,這次是由「投資主導」,過往的卻是以「需求」作主導。從這次經濟衰退中可以看到,個人及家庭消費開支並沒有顯著下降,反而是在如此險峻環境下,發揮穩定經濟的一股重大力量。不過消費不會無止境地增長,何況現時股市已比兩年前「縮水」20%,造成負面財富效應,影響消費,故此必須依賴企業投資的增加,才能將情況改善過來。
格老不厭其煩地重複他早前的論調──經濟復甦之強度,還須看投資增長速度。其實這點已暗示復甦需要較長時間,以及要有客觀環境的配合才能順利「抵壘」。儘管目前利率已到40年來最低位,卻因企業盈利不前,無法刺激起再投資意欲。工廠定單持續上升,雖然反映製造業已擺脫衰退,若其他環節未能配合,經濟全面走出谷底尚待時日。
然而人們暫可放心得下的是通脹未見惡化,這是格老是次派「定心丸」的主題所在,不過實際利率接近「零」,不難誘發通脹。格老力挽狂瀾確贏得不少掌聲,短期問題「鎮住」,長期「後患」如何化解,才是凸顯格老本領的試金石!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