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推動民主 責任不容迴避 - 盧峯

蘋論:推動民主 責任不容迴避 - 盧峯

董先生要感謝市民的支持卻大可不必,因為支持他連任的市民只是少數,他要感謝的是市民對他的容忍!

特首董建華先生在自動當選後表示感謝選委及市民對他的支持。這番話只說對了一半。董先生當然該多謝選委的支持,要不是有七百多名選委心領神會北京領導人的心思,提名董先生參選,以他的政績根本難以連任。但是董先生要感謝市民的支持卻大可不必,因為支持他連任的市民只是少數,他要感謝的是市民對他的容忍!

漂亮的口號
董先生在當選後又說,以後五年的施政將「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並同所有支持他及不支持他的人一同努力建設香港。這樣的話不能說不漂亮、也夠得上鏗鏘有力;但是在過去四年多以來董先生也曾有過不少豪言壯語、有過不少信誓旦旦的承諾,例如要建立一個強勢政府,例如要把香港變成甚麼港、甚麼中心之類。可這些漂亮的口號、承諾都只是在紙上,並沒有落實。我們希望董先生這一回不要重蹈覆轍,特別是跟支持他及不支持他的人一起努力的承諾更有必要實現,只有這樣才能令他的新班子廣納不同意見的人才、才能更有效的營造社會共識、和推行必要的改革。
相反,若果董先生還是只把眼光局限在他身邊的少數人及親信,那未來五年的施政只怕會跟過去四年多的情況差不多,依舊陷於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泥沼中。
不過,要真正理順本地的政治架構、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減少政治上的互相消耗,關鍵在於讓香港政制盡快朝普選的方向邁進。應該看到,特首由小圈子選舉產生,他根本缺乏認受性,他的理念也沒有得到政黨及市民的支持,以至特首不管推動甚麼政策都事倍功半,甚至引發各種各樣的懷疑及抗拒。

推動民主化
只有當特首轉由普選產生,才能克服政黨及市民對他的懷疑及抗拒,才能讓市民對他的理念及信念產生信心;這樣不是可以讓特首及政府在施政時不用左顧右盼、這樣不是更容易擯棄議而不決的惡習嗎?
因此,我們認為董先生在未來五年除了要盡力恢復香港的經濟活力外,為政制發展解凍,推動政制民主化更是他不能逃避的責任。
(圖)特首在未來五年應推動政制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