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由《蘋果》轉交董建華)<br>特首回答市民七問題

(問題由《蘋果》轉交董建華)
特首回答市民七問題

陳婉嫻: 「董生點樣建設一個多元化、靈活性嘅經濟,令多啲人就業?」
特首︰ 「由於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特區政府未來工作是強化香港現有的優勢,積極推動經濟成功轉型,充分利用中國入世帶來的機遇,以及香港與內地的良好關係,努力爭取中央政府以具體政策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物流中心和旅遊中心的地位,使市民有更多就業機會。」

Vivien及Cally︰ 「幾時可以唔使考試就直升中三、中五?幾時可以個個都有得讀大學?」
特首︰ 「香港在過去四年半,投資在教育的經費增加達百分之四十六。政府長遠的目標,是要在十年內將專上教育的普及率提高一倍,由百分之三十增加至百分之六十。政府亦承諾從明年開始,為所有有能力及希望升學的中三學生,提供中四及中五的資助學額。」

袁太: 「成日話教改,改到幾時?係唔係真係會取消母語教學,用番英文?」
特首︰ 「推廣兩文三語,是特區政府的既定政策。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和中國的一部分,有必要普及基本英語及學好中文。特區政府正全面檢討現有課程、師資、教學法和社會環境,務求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劉小姐: 「點樣加強同民主派嘅合作同協調?點樣要求中央更加協助香港?」
特首︰ 「高官問責制稍後落實,政黨是社會重要的意見領袖,自然是決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政策構思來源和諮詢對象,相信有助與政黨,包括民主派人士的溝通和協調。政府會加強與中央政府的聯繫,充分利用香港與內地的良好關係,及中國加入世貿帶來的機遇,建立更密切經貿關係。」

曾偉生: 「點樣解決失業問題?尤其係我哋呢啲中年人,年紀大冇人請?」
特首︰ 「對於未能適應經濟轉型的人士,特區政府將會協助他們接受培訓和再培訓,現時每年在這方面的撥款達二十六億元。在當前的經濟狀況下,政府會密切留意失業情況,並根據需要增撥資源,幫助失業人士得到再培訓的機會。」

洪津津: 「幾時畀身分證我哋,又或者可唔可以返大陸申請,會有幾多個名額?」
特首︰ 「爭取居港權人士須於今年一月十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的寬限期內,自願返回內地,內地公安當局不會對他們非法進入香港或逾期留港作出追究。他們返回內地後,可循正常途徑,申請單程證來港定居。保安局及入境處將繼續就此事與內地有關部門密切接觸。」

朱盛輝: 「點樣可以吸引多啲旅客嚟香港旅行,搞好旅遊業,帶旺埋飲食業。」
特首︰ 「旅遊業是香港的經濟支柱之一,除可帶來外滙收益外,更可增加本地的就業機會,因此大力發展旅遊業是特區政府未來工作重點之一。政府計劃提升本港設施、旅遊景點、文物和郊外風光,並在未來一段時間陸續推出,包括尖沙嘴的星光大道、香港濕地公園、大嶼山吊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