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重組 改由中信國際金融統領<br>中信嘉銀純利增16%創新高

計劃重組 改由中信國際金融統領
中信嘉銀純利增16%創新高

【本報訊】中信嘉華銀行(183)昨日宣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年度業績,純利增長16%,至6.17億元的歷史高位;同時披露該銀行將重組,以金融控股公司「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取代中信嘉銀的上市地位,統領商業銀行(包括中信嘉銀及華銀)、投資銀行及資產管理3項業務。

投資銀行及證券界指出,是次改組可視為該行業務「起飛」的預備動作,日後旗下的投資銀行或資產管理公司,在引入股東、買賣、注入資產甚至分拆上市時可更靈活,毋須每次都因牽動中信嘉銀而要取得金管局審批。

港不履約貸款倍增
該行去年每股盈利為23.3仙,但末期息2.5仙,較2000年減少一半;期內非利息收入增長逾21%,但淨息差則較前年收窄19點子(100點子等於1厘)至2.2厘;呆壞帳撥備僅增加7%,至3.4億元;不良貸款比率降至4.5%,惟單計香港的不履行合約貸款則升1.15倍,幸而被中美不良資產下跌所抵銷。
由於今年初才完成收購華人銀行的法律程序,故業績未計入華銀表現。中信嘉銀總裁兼行政總裁常振明說,收購華銀帶來的協同效益,兩銀行合計成本節省25%至30%,並可透過資源調配安排人手,但現無裁員計劃。
另外,中信嘉銀大股東、北京中信副董事長孔丹表示,去年底國務院批准該集團組建的中信金融控股,可於上半年內完成,暫無計劃上市,亦不會引入海外股東。他說,日後中信金融控股將垂直持有中信國際金融控股,而後者與該集團其他成員如中信實業銀行、信誠人壽保險及中信證券等,將構成平排關係。被問及中信嘉銀會否入股中信實業,孔丹說並無入股或股權互換計劃,北京中信暫亦不擬注資入中信嘉銀。
對於中信嘉銀新架構內成立的中信資本市場控股(持有嘉華金融及嘉佳證券),常振明表示,未來可能會透過母公司旗下的中信證券擴大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