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儲難即時套現 06年將需借貸<br>差餉減免額或增至3000元

財儲難即時套現 06年將需借貸
差餉減免額或增至3000元

【本報訊】正當外界猜測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會否於下星期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中,推出加稅措施之際,據了解,財政司司長有可能進一步提高減免差餉金額;另外立法會會計界代表李家祥認為,由於技術上部分財政儲備不能即時套現,政府可能提早於○六年就要開始借貸支持財政,所以財政司司長有需要在預算案中,提出大刀闊斧削減開支方法,以及盡快研究開徵新稅。

聯滙不受衝擊
雖然擴闊稅基諮詢委員會將會向政府提出一系列擴闊稅基建議,包括增加差餉徵收率在內,但有政界人士透露,政府未必會在今個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太多開源節流措施,亦不會有大幅加稅建議,並且可能會將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免差餉二千元,進一步增加到三千元,希望可以紓解民困。
不過會計界議員李家祥就認為,財政司司長一定要在下周公布的預算案中,提出一些中長期具體解決財赤方法。他指出,雖然庫務局公共財政報告中,提及要到○八、○九年才會用完三千六百億元財政儲備,但政府儲備中不少是不能立刻賣出的資產,例如入市的七百億股票、向房委會、兩鐵貸款等,實際上可能提早一年到一年半就要借貸。
李家祥認為,單靠削減公務員開支去填補赤字,最少要削減兩成公務員開支,技術上較困難;若單靠開徵新稅,如銷售稅加離境稅,亦不能填補一年三百五十億到五百多億赤字,所以必須要雙管齊下。
李家祥續說,政府每年六千億元的基建工程,似乎對刺激經濟作用不大,所以政府有需要重新檢討大花金錢去興建大型基建的經濟效益,不應為了一些政治口號而不理後果。另外,李家祥又認為,政府一定會有財政儲備的神話已打破,不過就算再沒有三千多億財政儲備,由於政府尚有四千億外滙儲備,聯繫滙率亦不會受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