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鴻儒、知識界的貴族柏林IsiahBerlin,生於俄羅斯,死於英國,終身是猶太人,受排擠而又受追捧。身為牛津哲學家而又屢任外交官,又活躍電台節目,暢論思想文化史,傾倒廣大聽眾,名滿天下,知交之中有貴族、政要、文豪、詩人、學者、邱吉爾、甘迺迪,以至現任英國首相貝理雅,都在國事上就教於他。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他以八十五歲高齡逝世,歐美各大報章,莫不報道他的死訊。他在充滿憂患、戰亂、大規模殺戮逼害的世界裏,一直過着安定而優越的生活,從來不需要富貴,從來都沒有嘗過匱乏的味道。
像柏林這樣的人,恐怕以後不會再有,因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跟造就他的世界已完全不一樣。牛津有柏林的時代,中國的清華有陳寅恪,北大有蔡元培,論知識界的貴族味道,這些學者可能比柏林更加清貴。
柏林本身就充滿矛盾。他愛結交名人貴族,但一生捍衞自由及獨立精神;他的基地是名門學府象牙塔,但他的名氣卻來自使哲學概念普及整個社會。他名氣愈大,就愈害怕浪得虛名,老是想着作甚麼巨著,留傳於世,但他最廣為人稱頌的,卻是一些啟發性多於新創見的短篇。他像一層金箔、一撮香料,把平淡庸俗的營生忽然變得閃亮刺激,觀之不足,其味無窮。我們的大學造不出蔡元培,造不出陳寅恪,造不出柏林,但能否也試試造一些能使我們生活變得較有知識味道的publicintellectu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