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英國經濟成強弩之末

國際視野:英國經濟成強弩之末

英國經濟在過去兩年是7大先進國中表現最突出的,理田是低利率促使借貸及投資增加,帶動房地產因需求增加而上升,變相令英國人「財富」驟增,從而誘發消費,佔GDP2/3的內部需求及消費如此強勁,哪有不鶴立雞群之理?
英國消費開支過去5年平均每年增加3.8%,相對2.8%的GDP增長,無不給人有經濟過熱的感覺,所以近日有部分分析家認為英倫銀行(英國央行)可能會在短期內加息,尤其是服務環節通脹率已高達4.6%,是93年以來最高水平,若持續惡化,不難拖累整體通脹率超越政府的2.5%目標範圍。

鎊滙強不利製造業
然而服務環節的升幅卻被低迷的製造業抵銷。製造業面對全球經濟衰退及生產過剩,加上鎊滙長期呈強,令英國貨更難在國際市場與其他對手競爭。同時強鎊滙令進口貨相對便宜,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導致英國2000年貿易赤字高達300億英鎊(約3,360億港元)。根據荷蘭銀行(ABNAmro)研究部估計,2001年英國貿赤應在330億至340億英鎊之間,升幅超過10%。
不過隨着減息周期完結、樓價見頂、經濟活動減慢,雖然英倫銀行不敢貿然加息,英國消費者又是否會如過去般瘋狂?假若利率回升、樓價回軟、「揹」重債的英國人,無論實際或心理上都沒有多餘錢再消費,英國經濟已是強弩之末。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