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調查發現<br>要夠錢養老72歲才能退休

英國調查發現
要夠錢養老72歲才能退休

「提早退休」是許多人的願望,但對現時只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這不單可能難以夢想成真,至少還要「多做幾年」。英國一項調查發現,年輕一輩若不想退休後生活水平驟降,就要勤奮工作多七年,將退休年齡由六十五歲推遲至七十二歲,才能儲到足夠的養老金。此外,最新的統計指出,亞太地區青少年失業及就業不足率持續攀升,這一代的年輕人若想安享晚年,看來必須加把勁。

英國廣播公司委託退休金政策研究所進行調查,以一名二十五歲的打工仔,將百分之十一的收入撥入退休儲蓄供款計劃來計算,到了四十年後,亦即六十五歲的退休年齡時,退休金月入將會大幅減少。
若想退休後收入維持一定的水平──即退休前收入的三分二,他們就要工作多七年,即一直工作直至七十二歲,才能儲夠資金養老。

投資回報降 需儲更多錢
相比起來,現在已達退休年齡的年長一輩,可說要幸運得多。他們四十年前開始工作和儲蓄起的退休金,這數十年來有高速增長,因為退休基金多半投資在股票市場,而過去數十年股市有很高回報,令他們的退休儲備金抵得上退休前月薪的三分之二。
可是,現今的投資要有相同幅度的增長看來不大可能。加上現代人壽命將比上一代更長,自然要預算更大筆的退休「儲備金」。以英國人為例,男士的平均壽命已由八一年時不足七十一歲,增加至九五年的七十四歲多;女性更由不足七十七歲,增加至超過七十九歲。

減退休供款 漸成新主流
有調查亦發現人們撥入退休儲蓄的錢減少了。英國職工大會的統計顯示,參加最優厚的退休基金「最終薪金」計劃的人,過去十年少了近二百萬。這種基金計劃訂明供款期結束後可得到的退休金總額,最多可達薪金的三分二。
而愈來愈多人參加的另一類退休基金,供款人要定額供款,但卻無法預知供款期結束後可得到多少回報。另外,這類基金要求的僱主供款比率,通常也比「最終薪金」計劃所要求的要少。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