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參與率高低視乎銷售情況

投資智慧:參與率高低視乎銷售情況

保證基金的回報通常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保證回報及額外回報,例如一個110%保證回報的基金,在到期之時的保證回報有10%,但額外回報就要視乎基金投資的回報。
通常保證基金把金額分為兩個部分,部分會投放在期權,另外一個部分會投入零息債券,以先前的4年期恒指掛鈎的110%保證基金為例,約有4%的資金會投入恒指期權,但是有趣的是,投資回報的計算是把每月恒指與基金成立之時恒指作出比較,如果是正回報,就會計算,如果是負回報就不計,然後把每月的差距計算一個平均值。
假設基金成立之時恒指為10000點,基金到期之時為16000點,假設期間恒指是直線上升,那麼按照有關計算方式,平均回報應為30%。但這30%回報只是部分歸於投資者,最重要的變數是參與率(ParticipationRate)。
參與率的數值介乎0至1,根據比例的參與率5%-15%,投資者所能獲取的額外投資其實很少。為何參與率那麼少?為何參與率要到基金成立時才能得知?
參與率之所以在基金成立之時才知道,其中一個原因是基金講求規模經濟,如果銷售不理想,能夠撥入期權投資便很少,造成額外回報不多。因為基金投資之時要買多個月份、不同時間到期的期權,而期權有最低買賣金額限制。如果投放在期權的資金不多,很可能剩餘的金額未必足以全部買齊多個不同到期月份的期權,結果影響投資回報,基金為了保障利益,便會調低參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