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港八間大專院校的一萬五千名教職員中,約三分之一簽名反對政府計劃將大學教職員薪酬與公務員脫鈎,相信是歷來最大宗大學教職員反對政府政策的行動。發起簽名運動的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擔心,脫鈎後大學教員薪酬參差,將打擊士氣及教學質素,令奉承文化更熾,危及學術自由。不過,有大學校長對影響學術自由之說不表認同,商界人士更反斥大學員工是企圖「攬住公務員呢個航空母艦、大笨象」,以避過社會上裁員、瘦身的大趨勢。 記者:倪清江、譚秀嫺
本港大學教職員薪金現時是與公務員掛鈎,一名助教年薪可逾三十八萬元,講座教授年薪更可高達一百三十萬,較英、美及新加坡等地為高(見表)。對於教職員反對薪酬與公務員脫鈎,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認為:「𠵱家經濟低迷,香港裁員瘦身,大家談虎色變,如果攬住公務員呢個航空母艦、大笨象,可以解除到危機感。如果巿道好,大家搵唔到人,脫鈎後人工可能拉得更高,咁嗰啲簽名嘅人,可能又有唔同諗法。」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成員兼自由黨議員張宇人亦說:「𠵱家公務員人工咁高,係人都反對脫鈎啦!」他認為,從自由經濟角度看,脫鈎後「你如果有真功夫,自然可以爭取到好人工。」
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主席岑嘉評昨在記者會上表示,已取得近五千名大專院校教職員簽名,反對薪酬與公務員脫鈎,估計另有三千反對者未簽名。他強調,大學教職員向來不輕易表態,「大專院校教師好獨立思考,平時叫佢哋簽個名都好難,五千個簽名顯示咗係好大件事!」
該會副主席陳志煒擔心,由大學高層掌管聘用及決定薪酬,「校長話乜就乜」,恐會危及學術自由,而英國及澳洲在十多年前實施脫鈎,大學質素下降,「都見到有弊處,點解香港重要撞埋去?」
該會警告,若政府堅持落實有關政策,將不惜冒着「唱衰」香港之名,向世界各地的教師工會反映情況,令各地教授不願來港任教。
教統局發言人稱,政府提脫鈎建議,是考慮到院校日後可更彈性聘請教職員及釐定薪酬,將研究政策對院校的影響。
嶺南大學校長陳坤耀昨出席公開場合時,不肯表態是否贊同脫鈎建議,但他不認同此舉會影響學術自由,他指出,世界各地大學的教職員薪酬都絕少與公務員掛鈎,即使是自由學術氣氛濃厚的美國大學,教職員的薪酬亦沒有與公務員掛鈎,「我並非話贊成脫鈎,但大學可以成立機制,以制訂職員的薪酬。」
港大校長戴義安昨表示,一旦教職員薪酬與公務員脫鈎,會影響大學的穩定性及教職員士氣;但另方面可增加聘用教職員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