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環保組織周一發表報告,指美國把五至八成電子廢料運往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循環再用或再造,但由於這些國家監管不足,電子廢料所含的有毒成分對當地環境和居民健康構成威脅。
這些電子廢料包括電腦螢幕、電路板和電器用品,每部彩色電腦螢幕或電視機顯像管的含鉛量平均達一點八至三點六公斤,如果被非法棄置在堆填區,將對環境造成破壞。
這份名為《輸出傷害:在亞洲棄置科技廢物》的報告指,中國廣東省潮陽市貴嶼鎮自九五年便由外國輸入大批電子廢料,很多都被棄置在空地、河邊和水池中。
當地循環再造業約聘用了十萬人,有些工人日薪只有大約十二港元。除成年人外,工人中還有不知危險的兒童,工作範圍則包括燃燒塑膠和電線、處理含鉛顯像管和打印機炭粉,以及在河邊利用溶液溶解電路板上的有用金屬。
這些工人工作時未有佩戴口罩或穿上保護衣物,很容易會被火或溶液灼傷和吸入大量炭粉。地下水源亦受到嚴重污染,人民要由三十公里外運來清潔食水。
環保組織在當地河流取得河水和土壤樣本後,交由香港一間私人化驗所檢驗,發現含有大量與電腦有關的重金屬。
在工人進行燒焊或溶解電路板工作的河邊抽取的河水樣本中,有毒成份水平是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標準約一百九十倍。
環保組織估計,多達三百二十萬噸的電子廢料九七年被棄置在美國堆填區;九七至二○○四年還會產生三億一千五百萬部電腦廢物;美國九九年便有七十二萬三千部電腦螢幕循環再造,十萬部輸出至其他地方,另有一百萬部不知所終。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