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空氣污染指數不時高到爆燈,於是大家稍稍意識到「環境保護」,所謂「綠色生活」又變成時髦玩意。在二十多年前,大家仍追求「魚翅漱口」的生活,大聲疾呼地球快要死的一群,自然就變成大家眼中的「傻佬」,當年的「傻佬」先驅周兆祥,如今有機會來個大翻身。昔日他搬到郊區,家中從不安裝冷氣和電視,更自己耕種食物;今日他的環保生活原來已經更上一層樓。你又會否重新評價他,覺得他「傻」得有道理?
記者:劉健雄
攝影:關文慧
周兆祥博士的家「野鴿居」,是並列的六間村屋,就在道路旁邊不遠處,但獨處寧靜的一隅,背靠叢林,面向吐露港及八仙嶺,真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以前周兆祥本來在此租住,後來業主移民,他便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合資將六間屋都買了下來。
周兆祥的家是最裏面的一間,也最靠近叢林,他就在屋旁設了花園,棚架上都長滿了藤蔓,我們走進他的會客室,這也是他最愛的辦公地點,花園後是一片小耕地,是他與朋友花了不少時間來開墾的,這裏種了木瓜、荔枝、黃皮、柳橙等果樹,耕地上也不時種植瓜菜、芋頭、番薯等各類時蔬,周兆祥就信手拈來桂花和橙葉來為小記泡了杯香茶。
一直以來,不少人覺得周兆祥的環保理念曲高和寡,但這些年來,他也學懂了「親民」。自從退出了「綠色力量」之後,周兆祥現在積極推廣素食,畢竟健康是人們關心的事,搞素食可以與大眾建立更大的接觸面。此外,一直身體力行綠色生活,天天騎單車上班(除了乘火車的一程),家裏沒有冷氣機、電視機,自己更不用手機,盡量不聽電話,不用揮發性的油漆而使用水溶性的乳膠漆,吃未煮過的素菜,這些相信大家都可以做到,不過周兆祥去得更盡,他的另類生活方針你又可否接受?
提起周兆祥,人們都說他是環保分子,但周兆祥聽到這些稱號就耍手擰頭並義正辭嚴地否認:「搞環保太低層次啦!叫人少用啲膠袋,唔好污染地球,充其量都係治標唔治本嘅辦法,唔首先改變人嘅思想同價值觀就一定搞唔到環保。好似話啲人為咗慳錢而寧願唔買有機食物,其實佢哋都唔明白嗰啲『又平又靚』嘅蔬菜對自己健康同環境嘅遺害。我認為以後唔食肉就可以實踐環保,啲雞農唔係因為要降低成本而將啲雞逼埋一齊養,又點會搞出禽流感?」周兆祥認為自己比環保分子更高瞻遠矚,以改革社會和思想為目標,所以是個社會改革者。
大學畢業之後,周兆祥一直從事與繙譯有關的工作,他認為繙譯與環保有密切關係,因為繙譯工作往往可以接觸世界最前衞、第一手的資料,就像先知一樣能知人所未知。他與綠色運動的緣分其實與一本叫《SilenceSpring》的書有關,約在30年前,他看到這本書,作者描述到當時人們使用洗潔清、殺蟲水污染了美國大湖區,引起了生態環境的大災難,並預言人類會因環境惡化而滅亡。周兆祥深受感動,又覺得自己能完成大學課程,欠香港納稅人一分情,不忍看到他們陷入絕境,所以要以行動來警醒世人。
周博士認為城市是地球的毒瘤,根本不應該存在:「𠵱家世界上有好多超級城市,個個人口過千萬,逼埋一齊住,又製造污染,有乜辦法唔病?要過健康快樂嘅生活就一定要返鄉村。
幾年前世界開始有個新趨勢,一半嘅城市人口已經搬咗去郊區住,有E-mail,屋企都可以變Office,有辦法嘅人一定唔住市中心,𠵱家倫敦嘅市區都係畀窮人住㗎咋。如果無能力搬去郊區住,都可以盡量過綠色生活,例如屋企都有好多毒,好似油漆、地氈、塑膠嘅化學物、手機、電腦嘅電磁波等。最好唔用呢啲嘢,有時間就打開窗、曬吓太陽、種吓盆栽。放假就唔好成日去市區行商場,行吓郊區呼吸吓新鮮空氣又唔使錢嘅。」
周兆祥十分相信心靈的力量,他認為人們所說的特異功能其實是人類的本能,只是現代化將這些能力埋沒了,只要加以發掘和訓練,就可達到心想事成的境界。他家的大門以前曾經被白蟻蛀蝕過,對心靈力量十分自信的周博士便積極與白蟻對話,苦勸白蟻不要蛀他的家,不如到屋後的樹林去蛀朽木。另外,他養的貓以前經常咬死周圍的雀鳥,他亦勸貓咪放下屠刀,周兆祥表示這些動物都聽他的話,改變了行為,他說連出故障的電腦、傳真機都可以感應人的意志,信不信由你。
採訪當日,周博士例不接聽電話,小記不好意思,叫他不如先聽電話,他卻說:「由佢響啦,我放假就唔會聽電話。如果電話響就聽,咁我就變咗佢嘅奴隸,好墮落噃,𠵱家啲人興Unplug,掹晒啲電掣,人先至可以做番主人。我有電話錄音嘛,要善用科技呀。」
他家裏沒有電視,孩子會否缺乏與人溝通的話題?他說:「其實同學都有好多種,唔係個個都講電視劇情㗎嘛,佢哋鍾意睇書,又聽吓收音機,絕對唔無知。我認為睇得電視多先至無知,𠵱家有咗有線電視可能好啲,以前啲電視台全部被建制操縱,報道嘅都係剪裁過、被價值觀污染過嘅新聞,𠵱家嘅新聞節目咪好美國式囉。我以前特登入電視台做咗三年,睇吓電視有無得救,結果令人失望,不如聽吓收音機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