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政府決心減建居屋後,房屋署陸續將未發展的居屋地皮交回政府作私人土地出售,或改作其他用途。至今共有13幅土地,總面積約300萬方呎,包括市區「靚地」如西九龍及東南九龍填海區大型土地。
房署表示,已陸續將一些已撥或計劃留作居屋發展土地交回政府,至今已有13幅,然未知將來會否繼續歸還土地。
部分土地已被地政總署納入土地售賣儲備內,如政府短期內公布的下財政年度的賣地計劃,據知便有將軍澳73B區、元朗邨重建地盤及沙田石門土地;而黃大仙警察宿舍及將軍澳65B區則暫不在下年度出售。沙田石門整幅土地雖逾43萬方呎,但出售面積只約20多萬方呎,其餘留作建設社區設施如學校之用。
該13幅土地中,不乏大面積及位處市區的優質地皮,如東南九龍填海區1C區土地、西九龍填海區地盤3(即現位於通州街的宏昌工業大廈、政府物料供應處九龍總部及家禽批發市場)、何文田南二期及黃大仙警察宿舍等,粗略估計上述地皮價值可達100億元。
不過,部分土地面積過大,故政府會研究拆細後才會推出市場;另由於交回的土地中有不少仍處開發初期,房委放棄興建居屋,相應的社區設施可能未能提供,會重新檢討部分土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