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一向認為婦女在理財方面平均較男士優勝及精明,故常會留意一些婦女理財的文章及她們投資之道。近日無意中翻閱舊書本,找到一篇有關AnneScheiber女士的文章(在1997年4月《讀者文摘》),她的投資方法頗佳,值得跟讀者分享。
這文章是講述Scheiber如何巧妙地運用僅有的每年3150美元薪金來投資,使此筆資金最後增至2000萬美元。在1943年退休前,她是美國稅務局的查帳員,雖然她擁有不俗的學歷,但可能是女性的關係,稅局一直沒有給她任何升遷機會,於是其每年薪酬維持於3150美元之數,其職位某程度可說是大才小用,故此她有時間注意其他事物。
由於Scheiber的職業關係,她很容易便察覺到當年美國富豪的投資方法,她發現那些極之富有的美國人,皆長期持有股票,其他投資如債券及外幣等僅佔整個組合很少的百分率,於是觸發她仿效作「超長線」投資股票的信心,例如她在1953年以6000元購入500股Schening-Plough的股份,之後一直持有,最後此6000元的投資竟飆升至364萬美元!她的另一項長線投資是「可口可樂」,她投入的2.8萬美元,在15年內增值至78萬美元(包括股息)。
據Scheiber的經紀表示,她只會投資於那些有StrongBalanceSheet(即優良財政狀況)及有好BrandName的企業,不會試圖在二三線股中發掘「明日之星」,僅會投資她了解的公司,基本上,她採用的策略與股神畢菲特頗相似,只投資於他們認識及了解的優質股,並作超長線持有。更重要的是,不管市況好壞,只要其持有的企業狀況仍佳,他們皆全情投入股市,不會試圖捕捉股市的高低位。
美國投資管理學權威CharlesD.Ellis在其著作《WinningtheLoser'sGame》一書中,引述了一個頗有趣的研究,其研究結果是由1926年至1996年,這70年的漫長歲月裏,1美元的投資最後增值至700美元,美股在期間的升幅竟是在60個月內締造出來。其意思即是若你在此70年內,錯過了這60個月的升浪,則1美元的投資僅增至數十美元而已。
60個月僅佔70年的7.14%,可是投資者皆不能正確捕捉到此60個月的升浪,故最佳的方法是不論市況好壞皆需持貨。
至於AnneScheiber女士為何被投資者留意到,又要明日再談。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