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最大考古遺址 沙角尾掘出石器<br>內地40專家搶救地底寶藏

港最大考古遺址 沙角尾掘出石器
內地40專家搶救地底寶藏

【本報訊】來自內地約四十名考古專家,正在西貢一處本港歷來最大的考古遺址,搶救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免遭本年中開展的道路工程破壞。考古人員目前已從該遺址中挖出一些石器及青銅器碎片,相信該遺址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二五○○年的新石器時代後期,即四千五百年前已有人在那裏活動。
該個遺址位於西貢沙角尾臨時房屋區一帶,佔地逾四千平方米,現場約有四十個考古坑,當中有的蓋上帆布。有附近居民表示,上月才見挖掘工程展開,只見考古人員不斷挖出沙石,未發現大量文物。

四千年前有人居住
據《南華早報》昨日報道,該遺址是本港歷來最大的考古遺址。該報引述考古專家指出,相信在新石器時代後期(公元前二五○○至一五○○年)、青銅器時代(公元前一五○○至二二一年)及唐代(公元六一八至九○七年),均曾有人在那裏聚居。
報道指出,相信該遺址在新石器及青銅器時代,是一處季節性營地;至唐代時,則是一處工業場地,考古人員已在遺址挖出一些石製工具及青銅器碎片。
挖掘工作將於今年六月完成,之後上址將興建道路及進行發展,考古人員目前正與時間競賽,盡快挖出埋藏在泥土下的文物。考古專家指出,本港過去發現約二百個歷史遺址,大部分在香港西部的島嶼上,如大嶼山、赤鱲角及南丫島等,但在內陸也發現過一些聚居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