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中美會談 - 李怡

李怡專欄:中美會談 - 李怡

布殊對中國進行的「工作訪問」,在「工作成效」方面,可以說交了白卷。美方原希望中方在大殺傷力武器的出口管制上,與美方達成協議,這顯然落空了;中方希望美方能就導彈防禦系統問題,比照美俄談判,與中方談出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但顯然美方也無意於此。美方表示願與北韓重返談判桌,並望中方能協助向北韓轉達美方誠意,江澤民也不作表示,只說希望美國與北韓能恢復武器會談。實際上,布殊不久前才說北韓是「邪惡軸心」國家,現在又說要與北韓重開談判,實在也很難說有誠意。
美方不願意就導彈防禦系統問題,與中方談判,是要迴避這個系統是否包含台灣在內。上周五布殊在清華大學回答學生有關這問題時說:「這是一個防禦性的系統,是要幫助我們的盟友和其他一些國家來保護它們免受無賴國家的攻擊,這些國家是希望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他沒有否定導彈防禦系統包含台灣,他說的「盟友和其他一些國家」有包含台灣的意味,而中國正是「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
最讓中國當局及清華大學幾個學生失望的,是布殊無論在與江澤民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中,還是在清大回答學生有關問題時,都絕口不提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反而是兩次提到讓中方感冒的《台灣關係法》。江澤民在記者會上說,「布殊總統強調,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筆者相信在布江會談時,布殊確實有談到上述兩點,只是布殊在記者會的發言中,只說,「我們相信台灣問題應該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我們也敦促雙方不要有挑釁的行為,而且美國將繼續支持《台灣關係法》。」在清大被學生問及:何以只講「和平解決」而不講「和平統一」,以及何以只講「牢記對台灣人民的承諾」,而不講「牢記對十三億中國人民的承諾」,即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三不」呢?布殊仍只是強調「和平解決」,並表示「我們有一個《台灣關係法》,我們承諾要保護台灣」。
美國總統,兩次在中國表示要信守《台灣關係法》,這是過去歷任總統從未有過的。實際上,過去三個聯合公報,也只是說美國希望見到兩岸問題「和平解決」,而從沒有表示美國支持「和平統一」。
台灣對布殊的說法,當然表示讚賞。然而,布殊說「敦促雙方不要有挑釁的行為」,則是針對台灣的成分較多。換句話說,若台灣宣布「台獨」,或突然提出「兩國論」,挑戰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那麼美國就要重新考慮對台灣的承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