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民眾犒勞王師

源自民眾犒勞王師

流傳數百年的食盆菜風俗原來與一個歷史故事有關,話說南宋末年(大約公元1276年),元兵追殺宋帝趙罡。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護送趙至九龍。宋師且自九龍灣移師向西(即今之新界),沿途居民見王師經過乃殷勤招待,惟倉卒間盛菜餚用具不足,遂以木盆盛載,於是盆菜之名不脛而走。

文天祥護主來港
據史書記載,宋末奸臣誤國,以致元兵南下進迫。文天祥等自浙江安徽逃至福州,並立端宗趙罡為帝,隨後南撤並曾在九龍灣西一小山丘駐驛(今啟德機場,後人在此建「宋皇台」公園,以作紀念)。
趙罡在碙州病殁,文天祥等另立趙昺為帝。後文天祥在廣東潮陽為元兵所俘,囚燕京(今之北京)三年不屈,慷慨赴義,留在廣東新會的陸秀夫見大勢已去,遂背負當年才八歲幼帝趙昺投海自盡,至於張世傑奉楊太后(昺母)擬往安南(今之越南)再圖舉事,不料遇颱風覆舟全部罹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