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個電視劇叫《海派丈夫變奏曲》,那主題曲叫人發噱。歌詞這樣寫道:
「男子漢哪裏有,大丈夫滿街走。小李拎菜籃呀,老王買煤球,妻子吼一吼呀,丈夫抖三抖!都說男子是頂天柱,誰知男人的酸苦最多。白天幹活晚上奔波,心裏苦惱嘴裏還唱歌……工資獎金全上交,殘羹冷飯歸己有。重活髒活一人幹,任打任罵不還手。」
哇噻!別以為填詞人信口開河,他筆下倒真的描出了上海社會的現狀。信不信由你,上海老公實在是不折不扣的家務助理。當地的菜市場,常見拎着菜籃子的男人在那裏轉悠。男人挑起家務擔子的比率挺高,佔了67.34%。
每月的收入,一文不留,雙手奉給另一半。吃苦吃癟,捱罵捱打,不頂嘴,不吭聲,真是馴如貓狗。這種老公你打着燈籠,跑遍大江南北沒處找。
在國內,我看要選個甚麼全國模範丈夫,上海男人準是冠軍。每年大年夜中央電視台播的甚麼文藝晚會,最好把他們表揚一下。挑幾個出來,襟前別朵大紅花,讓他們在螢幕上露露相,講述一下當家之道,好讓全國男人向這些「住家雷鋒」學習學習。
你可知道上海人說「馬大嫂」是啥意思?那是「買、汏、燒」三字諧音,指專做買菜、洗衣、燒飯家務的人。上海老公正好是馬大嫂。老婆忙着搓麻將,他們就忙着奉煙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