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擁有四百五十間機構會員的香港僱主聯合會,對於港府罕有地在公務員薪酬調整中加入通縮因素的考慮,表示歡迎,並建議港府取消「一刀切」向員工作出的薪酬調整的做法。但有學者認為,公務員的薪酬調整有既定機制,不可能「話減就減」,而港府將財赤問題簡化為公務員薪酬開支過大,對公務員並不公平。
香港僱主聯合會行政總監馬黎碧蓮表示,過去三年本港的公務員除了受惠於百分之十二的累積通縮外,近半數的公務員亦享有多年的增薪點,因此,公務員過去三年的實質加薪較庫務局局長俞宗怡提及的數字更大。
她說,近年私人機構已開始採取浮動薪金制,按照員工的表現作為加薪依據,因此港府不應再以「一刀切」的形式調整公務員薪酬。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何國良則批評,港府將複雜的財赤問題,簡化為公務員開支過大的問題,是過分簡單化。他又說,公務員減薪將直接影響消費市道,拖慢經濟復甦,並影響私人機構的薪酬調整,對整個社會亦會造成負面影響。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張炳良表示,公務員的薪酬調整應按照既定的機制,在搜集私人機構的數據後才作出有關建議,然後港府再考慮員工士氣、本港經濟表現及港府財政情況,於年中作出最後決定。因此他強調,公務員薪金並不是「話減就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