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爾是出色的新聞工作者。他的同僚和主管都這樣說。他喜歡發掘輕鬆、有人情味的特寫故事。從伊朗有人如何費勁也要找到地方好編織全球最大張的地氈,到一名女子拾獲名貴小提琴後愛不釋手不願物歸原主……,全都是他的題材。這些溫暖小品為多數灰暗的報章頭版平添絲絲人情味。
但採訪嚴肅新聞,珀爾同樣拿手。他那不屈不撓、好奇心旺盛的個性,令他「永遠有電話要打」,追求新聞真相。
珀爾被同僚形容為「記者中的記者」,其實他早立志當記者。他六三年出生,八五年史丹福大學畢業後投身新聞工作,曾任職麻省《伯克希爾鷹報》,九○年加入《華爾街日報》。
九三至九五年,他在《華爾街日報》華盛頓分社工作,負責跑交通運輸新聞之餘,開始發掘趣味性故事。即使後來調任南亞地區分社負責人,他身處動盪熱點,報道衝突、戰爭之餘,不忘尋找像伊朗流行樂壇情況般的故事。新聞工作也讓珀爾找到一生至愛。九八年他由倫敦調派到巴黎分社,邂逅法籍記者瑪麗安娜,後來兩人結婚,同在巴基斯坦採訪。
珀爾熱愛新聞工作還有多樣的愛好。他在《伯克希爾鷹報》的舊同事貝洛說:「他愛跟人搗蛋、趕稿後一起喝杯啤酒,還有通宵彈結他。」珀爾還懂得演奏小提琴和曼陀林,住在華盛頓時每周到相熟酒吧客串演奏藍草音樂,即美國南部的傳統鄉村音樂。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