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布殊答清華學生問撮要

喬治布殊答清華學生問撮要

學生:在台灣問題上,為何你總是用「和平解決」而從不用「和平統一」的字眼?
布殊:我們強調「和平」這個字,指的是雙方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任何一方都不可進行挑釁的行為。我跟你們領導人有過多次談話,我都重申支持「一個中國」政策,這是我們政府長期一貫政策,我無意去改變。
學生:你稱美國會牢記對台灣的承諾,但你是否還牢記對十三億中國人的承諾,就是遵守三個聯合公報和「三不」政策?
布殊:我已經明確表示過,希望台灣問題能夠和平解決,我也希望這件事在我或你們有生之年能夠成就。美國政府一旦簽署協議或進入何種協議,都會遵守,在美國有台灣關係法,我們曾經承諾要保護台灣。
學生:你會鼓勵女兒來清華大學讀書嗎?
布殊:她們已經不聽我的話了。不過我還是希望她們來這裏,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國家。我一九七五年首次來中國,跟現在相比,我實在很難用言語來形容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覺得美中兩國進行學術或學生交流是必要的。
學生:令弟去年訪問清華,他說美國政界對中國有很多誤解,作為總統,你會採取甚麼措施促進兩國人員交流?
布殊:我在短時間內兩次訪問中國,就說明我是如何看重雙邊關係。我回國後,會告訴他們中國是一個偉大國家,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還有非常美好的未來。我們兩國都必須繼續鼓勵人員進行雙邊交流和訪問。此外,二○○八年的奧運也是個大好機會,改變全世界對中國印象。屆時,不止來到的人可以看到,全世界的人透過電視傳播都能夠看到。
學生:你在一九七五年來過中國,二十多年過去了,除經濟外,你有沒有發現中國社會的進步?
布殊:七五年我來的時候,每個人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現在你們喜穿甚麼就穿甚麼。我看見的不只是高樓大廈,最明顯的是每個人可以自由作出自己的選擇。
學生:美國經常發生校園案,也有青年犯罪、貧窮問題,你如何解決這些美國社會的人權問題?
布殊:現在暴力犯罪率已經開始下降了。但一個比較令人悲傷的事實,就是有一些四年級小學生,沒有辦法達到他們那個年級的閱讀能力,他們長大後就難以進入大學。所以我們的重點是放在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