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MBA適合北上發展者

中文MBA適合北上發展者

過往,中文的地位好像給英文比下去,但隨着中國日漸富強,加上香港回歸,中文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就連MBA課程亦出現「中文版」,無論授課語言及講義同是中文,課程內容更以集中研究中港台企業個案作賣點。有意修讀MBA,並計劃在大中華區發展的人,又多了一個進修門路。

現時,在本地修讀中文MBA課程的學院不多,知名度較高的只有香港公開大學及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而後者的課程乃聯同香港管理專業協會(HKMA)合辦。
這兩所學院舉辦的中文MBA課程同以粵語授課,教材主要以中文編寫,特別適合中文為母語的人士報讀。不過,由於學習期間須參考外國書籍,故進修者宜具備一定程度的英語水平。

中港台個案作教材
香港公開大學商業管理學院副教授區啓明博士表示:「我們的中文MBA早於98年開辦,當時看到漸多人對大中華區的商業活動感興趣,故開辦內容以中港台案例為主,並把西方管理學融入其中的課程。」
「修讀中文MBA的學員部分是大型中資機構的員工,而另一些則是從事中國貿易或負責發展內地業務的行政人員。」他補充。

課程強調實際應用
至於由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及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合辦的中文MBA,同樣把焦點放在大中華區,以研究中港澳三地企業個案為主。
由此可見,中文MBA吸引之處,不僅單單在於中文為學習語言,更重要是學習內容以認識大中華地區市場為重心。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市場推廣部經理陳榮華指出:「中文MBA針對多以中文溝通的行政人員而設,例如中資企業及從事內地貿易的人士。而且,我們的教學內容強調學員能在日常工作中解決問題。」
課程內容方面,以公開大學略見「瞄頭」,因為除了包括一些基本的工商管理科目外,還有近年新興的資訊系統及電子商業策略等選修科目。
不過,公開大學的入學資格稍高,申請人須先修讀工商管理相關課程,並擁有至少2年管理經驗(詳見表)。至於報讀亞洲國際公開大學,則擁有一般學士學位,及兩年工作經驗便可。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