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有報道,指美國一個智商高達298的八歲天才兒童因被漠視心靈上真正需要而企圖自殺,同時發現他原來也有讀寫困難。誠然,教育特殊兒童應用不同的方法,但家長該如何評估子女智能?以下三個家庭三種際遇,但都選擇同一種評估方式──香港韋氏兒童智能量表,亦即IQ測試。從他們的故事,道出的不是哪種評估方式最可靠,而是細訴了本港特殊教育的不足,即使要了解子女的潛在智能,門徑也不多!以下介紹的兒童評估服務,或能為正在擔憂子女學習及情緒問題的你,提供一線出路!
記者:吳佩璇 攝影:周旭文
史蒂芬.霍金,英國物理學家, 智商:160+
卡斯柏羅夫,俄羅斯國際象棋大師, 智商:190
莎朗史東,美國電影女星, 智商:154
愛因斯坦,美國物理學家, 智商:160+
資料來源:
「資優教育都係特殊教育嘅一種,但香港喺呢方面好落後。」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說。他希望透過兒童評估,助父母找出某些兒童學習的潛藏問題。利用唯一以香港學童作為比較標準的香港韋氏兒童智能量表,替有需要的5-16歲兒童進行測試。
測驗開始前,家長先要填上一份詳備的背景資料,細微至母親懷孕期情況、學童曾否轉校、有沒有皮膚敏感及磨牙症狀等。然後由心理學家詳加分析,再正式跟學童進行約1.5小時的測試,內容為12個測驗,包括常識、詞彙、圖案等,以單對單及問答形式進行。之後會與家長進行約1小時的商討,而這個口頭報告將錄製成光碟。最後還包括1.5小時的評估報告撰寫,方便家長作其他轉介用途。整個服務為4小時,協助父母剖析子女的強弱項,發掘潛在智能。
1 測驗由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左)跟學童單對單進行,以便觀察其心理狀況。
2 一般來說,IQ70分以下定義為弱智,130分以上則為資優。像某些學童各方面表現平均,但卻會因為某一兩方面偏低而影響了學習。
3 評估結果分別會以口頭錄成光蹀,及文字撰成智能評估報告,以便日後參考。
6歲半的瑋倫,不愛吃牛油搽麵包,但卻不擅表達只會講「包」,吃後又嘔又喊!加上學習進度很慢,一直都讓人以為他的智商偏低。直至做了評估,才意外發現瑋倫IQ有123分之高!他原來是患有讀寫困難的寫困難,及手眼協調有問題。馮太也就放心了些:「原來個仔只係長短腳。」於是就利用他記憶力強等長處,多點口述以彌補其讀寫困難。幼稚園老師知道後,也以逐步誘導的方式教他,發現他叫「包」原來是喜歡吃牛角包!可惜升了小學後,再沒老師如此貼身教導,馮太惟有說:「自己做多啲工夫。」
李生李太的兩個兒子都在校內不斷騷擾其他同學,屢遭投訴之餘還要接受精神治療。短短兩三年幼稚園,大仔轉了三間學校!同時聽從精神科醫生的指示,食藥把情緒抑制。6歲的細仔貴耀因有時會將情緒訴諸武力,尚有半個學期就畢業但幼稚園還是要他退學!另方面,精神科醫生指貴耀過度活躍,一味催他吃藥!李生不想再走舊路:「大仔食藥嘅經驗係失敗,食藥只將表面情緒壓制,根本沒解決問題。」李生另尋出路,醫院、學校、公營機構……李生歎道:「社會對問題學童都採禁閉態度!」結果花了年半時間才找到這家潛能發展中心。評估結果其實也在預期之內,貴耀的IQ有128分。事實上,他的學業成績一向很好,只是情緒有問題,透過中心再派心理學家及社工到學校調停,並教校內老師該如何教導非常規以內的學生,貴耀其後情況似有所改善。然而這一類的評估及跟進服務,收費絕不便宜,李生笑說:「到頂喇!」對於評估服務的評價也是:「好壞參半。」好的是有專業人士教你如何是好,但卻沒可能做輔導做一世。原來最不幸的,不是兒子有問題,而是社會缺乏資訊、更缺乏資源去面對一群不一樣的學童!
時會答頭答尾不答中間、上課又總是不專心愛撩人傾偈及挑戰老師……做父親的只覺他沒禮貌;做母親的則煩着每隔一兩個月要被召見一次!直至某位老師跟他講,Sky可能是資優兒,建議做評估,一切才得到改寫。鄧太話:「佢係有啲小聰明,但成績普普通通,最初都唔信佢係資優。」但評估結果證明,Sky的IQ高達141,屬資優一族,不專心大概是沒難度!鄧生打趣說:「一下子發現個仔係部古董車,維修、油費都要重新計算,連我都要掛番個『學』牌。」以往若Sky說要學二胡,媽咪只當他發牙痕,爹哋就更嚴肅說:「你考到第一先同我講!」但現在就會盡量讓他發揮。父母不再只執着學業成績,兒子也不純粹是名曳仔,鄧太坦言:「個仔比以前開心好多。」
地址:油麻地砵蘭街68號東南商業中心6樓
查詢:24990896
費用:$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