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見到尼古拉斯.凱耶克(NicolasHayek),總忍不住要望一望他的手,看他戴了多少隻表。然而,小凱耶克不像其父親、瑞士著名表廠Swatch創辦人老凱耶克(NicolasG.Hayek)般,手上總戴着七、八隻Swatch膠表,他通常只戴一兩隻。事實上,即將接任Swatch行政總裁的小凱耶克,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他刻下正躊躇滿志,要引入一點珠光寶氣,全力提升Swatch的格調,希望令曾經風光一時的Swatch再闖高峯。
老凱耶克於1982年創立Swatch,一炮而紅,兩年內全球竟賣出200萬隻,製造了一個膠表神話。不過發展下來,Swatch的變化不可謂不大。經過一番擴充、收購後,公司的最大盈利反而來自每隻售價超過1500美元的貴價表,約佔整體營業額的45%、或營運收入的60%。
Swatch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手表製造商,去年的營業額達25億美元,售賣的手表品牌達到18個,從30美元一隻的平價FlikFlak,到31萬一隻的豪華Breguet,豐儉由人。不過,小凱耶克希望集團以後能走「高檔路線」。目前Swatch旗下的貴價表品牌計有Breguet、浪琴(Longines)、Blancpain、歐米茄(Omega)等,佔貴價表市場約15%,僅次於勞力士(Rolex)及Ivmh。小凱耶克認為貴價表市場仍有發展空間,故打算開設更多專門店。
不過,小凱耶克的更大目標,還是要從老本Swatch膠表着手,提升其層次,令Swatch變成「點止膠表咁簡單」。小凱耶克尤其重視美國市場,因為Swatch在美國正陷入低潮,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物品。但小凱耶克認為Swatch也可以成為貴族的象徵。他表示:「有一次我看見PatekPhilippe的老闆在滑雪時,他手上的腕表正是SwatchChrono。」小凱耶克於是決定終止Swatch在美國的百貨公司寄賣,而要改為在Swatch專門店發售。在2002年,Swatch將會投資1000萬美元,在美國加設30間專門店。現時,全美國只有35間Swatch專門店,全球則有511間。
小凱耶克還想好了催谷豪華版Swatch的殺着──推出個別專門店獨有的限量特別版Swatch,例如DiaphaneOne,便叫價2,999美元,但數量有限,有錢也未必可以擁有。此外,Swatch在巴黎開設專賣高檔名表的TourillonStore,也會出現Swatch品牌的影蹤。這些不是一般的膠表,而是由膠和鋁合製而成,嵌上名貴的紅寶石、藍寶石或鑽石的特製表,售價與卡地亞(Cartier)的SantosBalbe相若,總之是要與高檔名表看齊。
小凱耶克在回來幫老父之前,在巴黎開設一間叫SesameFilms的電影公司。他表示:「做電影與做手表生意差不多,都是取悅大眾消費者的產品,也一樣講求創意,要懂得發行和市場推廣的門路。」由於這背景,小凱耶克策劃了Swatch近年製作成本最龐大的廣告,請來籃球明星奧尼爾(ShaquilleO'neal)為超薄新表SkinChrono代言。
因在發展手表無線電話、傳呼機等業務上受挫,Swatch去年的盈利下跌了10%,只有3.84億美元。小凱耶克知道老父的手表電話概念已行不通了,但他並未放棄分散發展業務的想法,希望憑藉引入珠寶生意,包括用於Swatch手表上,到2005年之前可為公司帶來2.5億美元的收入。當然,要令Swatch1982年時般風行實在並不容易,看來還要多一點運氣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