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br>香燭皇后為一碗飯執狗屎

人物素描:
香燭皇后為一碗飯執狗屎

一口氣擲二十萬現金投得沙田車公廟正門外最旺攤檔的香燭皇后宋寶英,回想小時候在汕頭鄉間與父母行乞,「直至七、八歲都未試過有一碗飯食」,瑟縮在富有人家棄置的爛屋內,「雖然落雨會漏水,但嗰時已經好開心」。

現金二十萬 投年宵檔
自出娘胎已跟生活搏鬥的宋女士,今年六十七歲,從內地來港奮鬥十多年,不但養大五名子女,還建立起自己的香燭生意。她說:「香港人一定要學識捱苦,乜嘢工都應該做住先,起碼搵番啲使費,我十幾年前嚟香港就下定決心,唔靠人,乜都做,只要唔使做『雞』,唔使打劫,執狗屎都得……大家最緊要都係為咗一碗飯,同埋仔女有書讀啫。」
香燭皇后與八十多歲的丈夫現居於大角嘴,幼子數年前來港,現已返回潮州與其餘四名子女一起居住。她上月與兩名潮州同鄉合資約八十萬元投得七個攤檔,由農曆年三十至正月十五在車公廟外售賣香燭及風車,包括對着正門的旺場攤檔。
宋女士昨對記者說:「我嗰日唔係袋住二十萬出街,啲錢係我向朋友同埋同鄉臨時籌番嚟嘅。」與她合資的另一檔主王仰德形容:「佢都可以講係女中豪傑,好捱得㗎,如果唔係點可以通宵睇住個場。」
宋女士耳邊的濃密黑髮修得短短,頸上、手腕及手指戴着金器,數年前在故鄉汕頭流沙市買了一層新樓,連家具裝修合共十多萬元。她從汕頭來港奮鬥十多年,曾經當過掃街、清潔及洗碗工,至今一手建立售賣香燭的生意,完全出於「唔靠人」的信念。
講到「一碗飯」的問題時,特別觸動這名「硬淨」見稱的香燭皇后,她童年時行乞的酸苦都湧到臉上,「講起以前我會流眼淚㗎!」
宋女士三十年代於潮州汕頭出生,她說當時汕頭有不少有錢人,但窮人更多,她自懂事以來就知道自己是乞兒,每天跟父母在外面討飯。「冇一餐飽肚,有時只可以飲水,最多有粥水食吓!」父親在她幾歲時已過身,留下她與母親及兩名姊姊繼續為生活掙扎。

番薯拜祖先 耿耿於懷
孩童時代,從來沒有機會讀書,幹活伎倆是「執狗屎畀有錢佬做肥田料。」當時身上穿的都是人家施捨的破爛舊衣,至今最令她耿耿於懷的是:「嗰時連買一碗白飯拜祖先嘅錢都冇,惟有用番薯拜,點知俾人笑呀!」
談到香燭生意,宋女士農曆年在車公廟外擺檔賣香燭及風車已有十多年,她還會做一些行內稱為「走誕」的生意,在觀音開庫及盂蘭節時售賣香燭,行內人指好景每次至少可以賺數萬元。
本報記者